疾控医生是怎么炼成的

文/黄唐

问:疾控医生到底要学些什么?疾控中心到底是做什么的?

答:这个,这个......还是先从医学说起吧!医学可分为现代医学(即西医学)和传统医学(即中医,包括汉、藏医、蒙医等),这里主要来谈西医学。传统的西医学又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搞基础医学的主要就是一些科研机构,涉及一些前沿研究,有时和临床研究应用也密不可分。临床医学比较好理解,主要是指医院和保健以及康复机构。里面有各科的医生、护士,还有检验人员、各种检查设备的技师或医师、药剂师等等。疾控医生就是学预防医学的,以前也叫公卫医生,和现在公共卫生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临床医生要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还要学习一点预防医学的内容。疾控医生要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更多的是还要学习整个预防医学的内容。

看看疾控医生都要学些什么吧

01

化学知识

医学与化学密不可分,扎实的化学知识是学好医学的第一步。

无机和有机化学,那是基本的基本。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才算挨到一点边。

每门课学到什么程度,不同等级学历要求不一样,个人的悟性和追求也不一样。

我也不可能整本整本书来介绍,我也不愿说,你也不愿看。每门课程挑一两个最基本的知识点来介绍一下。

比如分析化学你能用半自动的分析天平在一分钟内把物品称量到小数点后第四位就能得一百分。

生物化学,你得弄清楚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是怎么回事。

首先由乙酰辅酶A(C2)与草酰乙酸(OAA)(C4)缩合生成含有3个羧基的柠檬酸(C6),经过4次脱氢(3分子NADH+H+和1分子FADH2),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最终生成2分子CO2,并且重新生成草酰乙酸的循环反应过程。

疾控医生是怎么炼成的

02

基础医学之《人体解剖学》

包括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解剖学是了解人体结构和组织的,你得知道每块肌肉和骨骼的名称,每块骨头各部位的名称你也得记得,有什么肌肉附着,有什么血管和神经经过。

疾控医生是怎么炼成的

03

基础医学之《医学生物学》

是研究生命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说一下细胞质里的线粒体内膜结构吧。

线粒体内膜包含具有五种类型的功能的蛋白质:那些执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磷酸化;ATP合酶,其产生的ATP在基质;特定转运蛋白调节代谢物通道流入和流出矩阵;蛋白进口机器;线粒体融合和裂变蛋白。

疾控医生是怎么炼成的

04

基础医学之《组织学和胚胎学》

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它是以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为基本方法的,故又称显微解剖学(microanatomy)。

胚胎学(embryology)是研究个体发生和生长及其发育机理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形成、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的关系、先天性畸形等。

说一个概念:G蛋白偶联受体。

均是膜内在蛋白(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每个受体内包含七个α螺旋组成的跨膜结构域,这些结构域将受体分割为膜外N端(N-terminus),膜内C端(C-terminus),3个膜外环(Loop)和3个膜内环。

疾控医生是怎么炼成的

05

基础医学之《医学微生物学》

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及特异性预防等。

说一下细菌的细胞壁。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份是肽聚糖(Peptidoglycan),肽聚糖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酸两种氨基糖经β-1.4糖苷键连接间隔排列形成的多糖支架。在N-乙酰胞壁酸分子上连接四肽侧链,肽链之间再由肽桥或肽链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机械性很强的网状结构。各种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支架均相同,在四肽侧链的组成及其连接方式随菌种而异。革兰氏阳性菌例如葡萄球的四肽侧链氨基酸由D-丙-D-谷-r-L-赖-D-丙组成。而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的四肽侧链中第三位的氨基酸被二氨基庚二酸(DAP)所取代。

疾控医生是怎么炼成的

06

基础医学之《医学免疫学》

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

说一下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参与的成分包括C1~C9。按其在激活过程中的作用,人为地分成三组,即识别单位(Clq、Clr、Cls)、活化单位(C4、C2、C3)和膜攻击单位(C5~C9),分别在激活的不同阶段即识别阶段、活化阶段和膜功击阶段中发挥作用。

疾控医生是怎么炼成的

07

基础医学之《生理学》

生理学就是研究人体在正常情况各种表现的。

讲一个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在整体情况下,骨骼肌总是在支配它的躯体传出神经的兴奋冲动的影响下进行收缩的;直接用人工刺激作用无神经支配的骨骼肌,也可引起收缩。但不论何种情况,刺激在引起收缩之前,都是先在肌细胞膜上引起一个可传导的动作电位,然后才出现肌细胞的收缩反应。这样,在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的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中介性过程把两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目前认为,它至少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肌浆网(即纵管系统)对Ca2+释放和再聚积。

疾控医生是怎么炼成的

08

基础医学之《人体寄生虫学》

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说一下血吸虫尾蚴的结构吧。

血吸虫尾蚴属叉尾型,由体部及尾部组成,尾部又分尾干和尾叉。体长100~150µm,尾干长140~160µm,尾叉长50~70µm。全身体表被有小棘并具有许多单根纤毛的乳突状感觉器。体部前端为特化的头器(head organ),在头器中央有一个大的单细胞腺体,称为头腺。口位于体前端正腹面,腹吸盘位于体部后1/3处,由发达的肌肉构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尾蚴体内中后部有5对单细胞钻腺(penetration  gland),左右对称排列,其中2对位于腹吸盘前,称前钻腺,为嗜酸性,内含粗颗粒;3对位于腹吸盘后,称后钻腺,为嗜碱性,内含细颗粒。

疾控医生是怎么炼成的

09

基础医学之《病理学》

病理学就是研究人体在疾病状态下发生的各种改变。

说一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的早期病理表现脂纹。

脂纹的形成多先有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或其它有害因子可造成内皮损伤,使其表面糖萼变薄,内皮细胞间间隙增宽。LDL与内皮细胞的高亲和性受体结合而被摄取,通过胞浆,进入内皮下间隙,并被内皮细胞及SMC释放的氧自由基氧化修饰,产生氧化LDL(OX-LDL)及氧化Lp(a)[OX-Lp(a)]。在动脉分杈、分支开口处以及变曲动脉的凸面的血流剪应力减低,并可出现涡流,这使单核细胞易离开轴流与内皮接触。已知内皮细胞能分泌几种粘附分子,例如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及血管粘附分子(vascular adhesion molecule-1,VCAM-1)。ICAM-1可与白细胞表面的受体β2整合素(β2integrin,包括LFA-1及MAC-1)结合,VCAM-1可与白细胞的受体(VLA-4)结合,从而使单核细胞粘附于内皮表面

疾控医生是怎么炼成的

10

基础医学之《药理毒理学》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毒理学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反应、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和毒性作用机制的科学,也是对毒性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的科学。

说一下抗生素抗菌作用的部分机制。

细菌细胞膜外是一层坚韧的细胞壁,能抗御菌体内强大的渗透压,具有保护和维持细菌正常形态的功能。细菌细胞壁主要结构成分是胞壁粘肽,由N-乙酰葡萄糖胺(GNAc)和与五肽相连的N-乙酰胞壁酸(MNAc)重复交替联结而成。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可分为胞浆内、胞浆膜与胞浆外三个阶段。胞浆内粘肽前体的形成可被磷霉素与环丝氨酸所阻碍。磷霉素抑制有关酶系阻碍N-乙酰胞壁酸的形成;环丝氨酸通过抑制D-丙氨酸的消旋酶和合成酶阻碍了N-乙酰胞壁酸五肽的形成。胞浆膜阶段的粘肽合成可被万古霉素和杆菌肽所破坏,它们能分别抑制MNAc-五肽与脂载体结合并形成直链十肽二糖聚合物和聚合物转运至膜外受体的过程及脱磷酸反应。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则能阻碍直链十肽二糖聚合物在胞浆外的交叉联接过程。青霉素等的作用靶位是胞浆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表现为抑制转肽酶的转肽作用,从而阻碍了交叉联接。能阻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可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由于菌体内的高渗透压,在等渗环境中水分不断渗入。致使细菌膨胀、变形,在自溶酶影响下,细菌破裂溶解而死亡。

疾控医生是怎么炼成的

11

基础医学之《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患病机体的代谢和机能变化,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是医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说一下应激状态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HPA)的反应:以室旁核为中枢位点,上行主要与杏仁复合体、海马结构等有广泛联系,中枢效应与CRH(可能是应激最核心的神经内分泌效应)和ACTH密切相关;下行主要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肾上腺皮质(通过ACTH)进行密切往返联系,外周效应表现为GC(糖皮质激素)分泌的增加。HPA轴兴奋时,使CRH分泌,进入腺垂体使ACTH分泌增多,进而增加GC的分泌。GC促进糖异生,对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等的脂肪动员有允许作用,可提高心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还有稳定溶酶体膜等作用。

疾控医生是怎么炼成的

12

基础医学之《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规律。

简单讲一下性格。

性格被定义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态度”和“行为”两方面。也有人把性格看做“个人特性的系统”或“个人社会行为特征”。但是在描述人的性格时使用的术语也和描写气质时类似,都使用形容外部仪态的词汇,如“优雅稳重”、“神态温和”、“感情豪放”、“谈叶幽默”等等,甚至使用一些形容道德品质的词汇,如“实事求是”、“公正无私”等等。诚然,性格可以表现在道德行为当中,然而它与道德是两码事。性格本身是无所谓好坏的,也就是说它是不能用是非观念给以评价的,不能用褒词或贬词去说明它。比如“不听劝告”和“有主见”这几乎是用两类评价性词汇说明一种性格特征,可能是不同人对同一种行为的不同看法。但是不管评价如何,这种客观行为都是反映了对“劝告”的态度。为此,性格最好是用中性词来表述。

疾控医生是怎么炼成的

13基础医学之《医学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伦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的一门学问。

14临床医学之《诊断学》

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15临床医学之《医学影像学》

是研究借助于某种介质(如X射线、电磁场、超声波等)与人体相互作用,把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结构、密度以影像方式表现出来,供诊断医师根据影像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从而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的一门科学,包括医学成像系统和医学图像处理两方面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

16临床医学之《内科学》

内科学是利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其重点是诊断及治疗;通常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疾病、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模块。

17临床医学之《外科学》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范畴是在整个医学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且不断更新变化的。在古 代,外科学的范畴仅仅限于一些体表的疾病和外伤;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疾病在病因和病理方面获得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加之诊断方法和手术技术不断地改进,现代外科学的范畴已经包括许多内部的疾病。

18临床医学之《妇产科学》

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

19临床医学之《儿科学》

儿科学是以自胎儿至青春期儿童为研究对象,以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为宗旨的学科。

20临床医学之《口腔科学》

是研究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的一门科学

21临床医学之《眼、耳鼻咽喉科学》

是研究眼、耳鼻咽喉部疾病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的一门科学。

22临床医学之《皮肤性病学》

皮肤性病学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皮肤病,另外一个部分是性病。常见的皮肤病很多,包括过敏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其他炎症性皮肤病、肿瘤性皮肤病和免疫性皮肤病等。性病又叫性传播疾病,常见的性病包括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和艾滋病等。

23临床医学之《中医学》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24临床医学之《传染病学》

传染病学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但以研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作为重点传染病学还应包括各种感染性疾病;研究领域为各种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和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合并症、治疗、预防和预后。传染病学严格说是临床的内容,但是预防医学工作的重点。疾病防控,很大一部分是针对传染病的。

我擦,学这么多临床知识,为何不去搞临床?事实上,我当初读书的时候,专业设置就是7:3。七成的人去防疫站,三成的人去医院。现在我也有一些同学在搞临床,并且做得非常出色。可现在很讽刺的一点就是疾控医生没有处方权,这真有些匪夷所思。规范医疗行为是正确的,但不能剥夺疾控医生的处方权,疾控医生同样是医生。疾控机构是医疗卫生单位,把一切医疗行为从疾控中心剥离,也是值得商榷的。防与治,不能截然地分开来,也分不开。难道在进行床染病防控时要预防性服药,还得请临床医生来开处方?疫苗接种实质上就是一种医疗行为,接种门诊从疾控中心剥离,不应该是从规范医疗行为角度出发,而是从便于管理出发。把疾控中心逐步推向一个纯粹的技术指导部门的思路是错误的,这样只会越来越来弱化疾控的职能。当人们都觉得你可有可无的时候,“预防为主”就是一句空话,发生重大疫情的时候,你也就靠边站。防治防治,先防后治,但在人才培养上却应该先治后防。疾控医生一定要有临床经验,没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来做疾控工作,就好比是一条腿走路。不懂治疗,只懂预防,怎能做好防控工作?你又怎能让临床医生信服你,你的防控措施怎么会有针对性以及合理性?可现实又不是这样的,假如我在临床上做得很好,谁又会愿意改行做疾控,疾控的地位与待遇哪能和医院相比。这就得从国家层面调整策略,提高疾控医生的地位和待遇,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对临床医生的培养,加大预防医学的教育。对疾控医生,前期必要的临床实践不能太少,甚至要与医院进行定期的交流。25预防医学之《卫生统计学》

卫生统计学(health statistics)是应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居民健康状况以及卫生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是预防医学的基础课程,学习难度大。公式繁多,虽然不要求背下来,但很容易套错使用。有报道称我国专业学术杂志发表的论文,80%在使用统计学分析时出现错误。疾控医生也最怕考统计学。

26预防医学之《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的基础。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根本,其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是疾控医生看家的本事。流调水平高,工作开展得好,决定了一个疾控医生专业水平。

同时这也是一门带有管理性质的学科,要求疾控医生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防控措施的提出与制定,既要符合要求,又有实际执行的可能。

疾控医生是怎么炼成的

27预防医学之《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

这是“三大卫生”学科之一,主要学习职业病的防治以及在劳动过程产生的各种危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28预防医学之《环境卫生学》

“三大卫生”之一。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environmental 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naturalenvironment)和生活环境(living environment)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建筑的采光和照明,农村的改水改厕,都在这门学科里。

疾控医生是怎么炼成的

29预防医学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三大卫生”之一。分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营养学就要学习各种营养素、合理膳食等。食品卫生学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消费者安全的科学。

学完这“三大卫生”,老师就会给你讲,毕业后你就不得了,“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大气”。现在的情形是环境卫生归环保局管,职业卫生归安监局管(现在又划回来了),食品卫生归市管局管。哈哈,疾控医生学这么多,干什么?帮忙指导还是做看客?

30预防医学之《儿童少年卫生学》

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包括研究他们的生长发育,教室的采光以及学校的卫生等等。

31预防医学之《健康教育学》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32预防医学之《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疾病的作用及其规律,制定各种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33预防医学之《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和宏观卫生发展规划,寻求最佳卫生服务,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卫生资源,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医疗预防保健需求的一门学科,也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34预防医学之《卫生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是多种经济学科在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与医学、卫生学、人口学、社会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卫生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若干分支,包括医疗经济学、保健经济学、卫生计划经济学、卫生技术经济学、医院经济管理学、医学经济学等

35预防医学之《卫生信息管理学》

卫生信息管理学作为信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信息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在卫生信息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也是卫生信息管理实践活动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36预防医学之《卫生法律法规》

卫生法律法规是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加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课程,人类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医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日益紧密,随着社会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医药卫生领域日益需要强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法执业,这就要求该领域工作人员除掌握医药学知识外,更需具备基础的法学尤其是医药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背景。

学了这么多就能成为疾控医生?

不能,还远远不够!

学校里学的是最基本的理论,刚毕业出来时,还以为自己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可等到实际参加工作后,你就会发现,学校里学的只是皮毛。要么用不上,要么太肤浅。现实中,叫你去处理一起疫情,你都不知道从何下手。

实际工作中,更多是要依据文件和方案来开展工作,理论支持也多是一些实用工作手册或细化的专业书籍。一切都得从现实出发,理论与实际工作有时候会有天壤之别。

在疾控中心工作,专业性较强的岗位有卫生应急、传染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免疫规划等。

从事免疫规划工作,《疫苗学》你不可不学,光这本书版本众多,厚薄不一。你在学校最多只是《医学免疫学》里涉及到一点点,《流行病学》里有一章讲“预防接种”,说了个大概。你根本就不清楚疫苗的研发、制备、应用等诸多环节。你还要学习《实用计划免疫手册》、《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等等实用书籍。至于文件方案规范那是不时会更新变动,还要注意国家、省、市、县的不同。

疾控医生是怎么炼成的

卫生应急和重要传染病密不可分。四十种法定传染病,你要一个一个学习,有基本理论、防控政策等等。还有一些新发传染病,你在学校肯定没学过,有的甚至谁都没学过,比如这次的“新冠肺炎”。基本理论你首先要学,还要学习诊疗方案、防控方案,怎么进行流行病调查、怎么管理病人和密切接触者,怎么采样,怎么消毒。还有一些政策性的文件,你也要学习,要不工作就会出错,出错就有人来追责。

另外食物中毒、化学中毒你也不能不懂,到时叫你去,你就得知道如何处理。

以上这些都是作为一名疾控医生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已,但仅仅掌握这些还不能让你成为合格的疾控医生。

疾控医生,不仅需要懂专业,还得懂管理。疾控医生与临床医生最大的不同就是看问题的视角不同,临床医生是从个体出发,一个个的把病人医治好。疾控医生是从群体出发,有时是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考虑防控工作。疾控工作做得好,可以让整个人群中的大部分人免遭疾病的侵害。

疾控的管理与行政管理有联系又有区别,即从专业角度出发,就要考虑经济效益。对个人而言,事件发生的概率不是0就100,而对群里而言,概率大小就很重要。无论多小的概率,只要人群数足够大,那它就一定会发生,并且绝对数往往还不小。

好比拿疫苗来说,疫苗严格来说,属于特殊的药品,它的安全系数比一般药品要高很多。但再安全的疫苗,也会出现极少数的严重不良反应。

比如脊髓灰质炎口服疫苗(OPV),发生疫苗相关性麻痹性脊髓灰质炎病例(VAPP)的概率为百万分之二到四。我国每年出生的人口以1500万来计算,一周岁以内的儿童需要接种三剂次,四周岁需要接种一剂次。每年就是6000万剂次,理论上每年就会出现120-240例VAPP。

疾控医生是怎么炼成的

人家本来不打疫苗还好好的,打疫苗后反而得了脊髓灰质炎,这怎么好向公众解释,又怎么向孩子的家长交待。但这就是现实,无法改变的现实。凡事都有利弊,这就是接种疫苗需要付出的代价。

那么不打这种疫苗行不行?

上世纪60年代,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为6.21/10万,每年大约有10000-43000例。在1965年逐步推广疫苗接种后,1971年发病率为2.12/10万,1976年为0.5/10万,1983年为0.32/10万,1988年为0.062/10万,之后几年有些反弹,但随着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的实施,我国已经实现了消灭该病的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主要就是归功于OPV。

几百和几万?政府应该怎么考量?老百姓又该怎么考量?从群体角度上来说,还是必须接种该疫苗。

只是我们要改变策略,尽量减少VAPP的出现。所以现在实行2+2的策略,即接种两针OPV和两针IPV(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这些策略的实施,最终都得听从疾控专家的意见。

疾控中心到底在做些什么事?

目前我国疾控机构,在国家层面有中国疾控中心,主要负责科研和技术文件的制定;省、市、县有独立的疾控中心;乡级有防保站或与当地卫生院合并,有防疫医生;村级有指定的村医。都是属于卫生健康部门的下属单位。就拿市、县级疾控中心来说吧。必要的后勤科室都是一样的,办公室、财务室等。专业的职能包括:卫生应急、传染病防治、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地方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免疫规划、检测检验、信息报告、健康宣传教育以及各种专门类别的疾病防治,比如有虫媒生物防治、寄生虫病防治、艾滋病防治、结核病防治等等。这么有些是专门的科室,有些是合并在一个科室。平时除了突发疫情以外,要做好日常监测管理工作。比如传染病防治,平时要做好重点传染病监测,有霍乱监测、鼠疫监测、流感和禽流感监测、手足口病监测等等。免疫规划要通过冷链系统向下级单位配送疫苗,检查疫苗接种率,调查疫苗相关疾病以及疫苗不良反应等等。职业卫生包括对工厂企业进行有害物质监测,还有学校卫生、食品卫生等等。检测检验包括配合各科室的疾病调查监测的检验,还有水质检测等等。艾滋病防治主要是发现病人并管理病人,做好病情监测,用药后的情况,定期随访。有的甚至帮病人办理低保,申请救助等,虽然这些不是分内工作,但把病人服务好,有利于工作的开展。......疾控最重头的工作就是卫生应急工作,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暴发流行、食物中毒、化学中毒、地震洪涝灾害等等。这些工作属于突发性,有些不些是不可预见性。没发生时,要做好应对演练,发生时要进行科学处置。那时的工作强度,就不能用言语来形容,就好比是在打仗,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看完这些,你还会说疾控中心就是“打苗”的,他们是个清闲的单位,整天吃饱饭没事干吗?疾控中心不是一个清闲的单位,它的“清闲”是由单位的性质决定的,你能说军队是个“清闲”的单位吗?

你还会认为在疾控中心上班懂不懂专业不要紧,关键要有责任心,认真去做就可以吗?甚至有些系统内的人都这么认为,这其实是混淆了专业与管理。疾控中心是有一部分管理职能,只要做事认真负责的人,是能胜任这部分管理工作。可一旦涉及到专业,没有预防医学的背景,那是做不好工作的。

宣传教育本是疾控的一项基本职能,没能让大众清晰了解疾控中心和我们疾控医生,这是我们宣教的失职。

宣传,要从宣传自己开始。

疾控,不管你了解不了解,我们一直在砥砺前行。

今后,我们一定会让你在熟悉与认可中伴你健康前行,不只是在发生疫情的时候才让你想起我们。

加油,疾控!加油,中国!

疾控医生是怎么炼成的

疾控医生是怎么炼成的

申明:文中有些论述,错误难免。一些学科的分类比较牵强,纯粹是为了叙述方便。

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细胞壁   医生   内皮   乙酰   受体   疫苗   细菌   临床医学   疾病   医学   卫生   科学   基础医学   健康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