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报警“抓小偷”,嫌犯竟是亲生女,为教育“大动干戈”应慎重

孩子的心灵纯洁无瑕又轻薄易碎,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严格立规矩,也要守护好孩子脆弱的心灵。

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有过“拿”别人东西的经历,心智没有成熟的孩子行为掌控力很弱,本意是单纯地想要占有一样东西,不会去考虑这样做是不是“合法”。

宝妈报警“抓小偷”,嫌犯竟是亲生女,为教育“大动干戈”应慎重

作为家长对孩子“拿”东西的行为,势必要严厉纠正,对于选用的教育方式需要我们深思,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心理创伤。

宝妈在商场报警“抓小偷”,嫌犯竟是亲生女,原因引哗然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则新闻,广东省警方接到一位宝妈报警,称在商场中有人偷了商店物品。警方到了现场才得知,“小偷”竟然是一个7岁小女孩,还是这位宝妈的亲生女儿。为什么宝妈要报警抓自己的亲生女儿呢?宝妈说出原因引起大家哗然。

原来宝妈和店员发现女儿“偷东西”后,反复询问女儿,女儿始终不肯承认。宝妈看到女儿犯错拒不承认十分生气,联想到之前网上一则父亲教育偷东西的儿子报警的新闻,为了给女儿一个教训选择了报警。

宝妈报警“抓小偷”,嫌犯竟是亲生女,为教育“大动干戈”应慎重

在民警的劝说教育下,小女孩害怕地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小女孩子称自己看到玩具漂亮,怕妈妈不同意给自己卖,于是偷偷地“拿”了玩具。看到女儿“认罪”,宝妈照价赔偿了商家,也感谢了民警对孩子的教育。

新闻中宝妈的做法引起网友热议,宝妈对孩子“偷东西”行为的坚决否定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认为家长的三观是非常正确的。然而有一些网友也对宝妈的行为表示了质疑,认为这样“大动干戈”地教育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毕竟孩子年纪尚小,“拿”东西并非主观行为。

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长应该先明白孩子做出这种行为的原因:

宝妈报警“抓小偷”,嫌犯竟是亲生女,为教育“大动干戈”应慎重

综上所述,孩子“拿”东西的行为并不是一种主观行为,只是由于对事情的认识不够全面,还有足够的分辨能力,若是采取了太过严重的教育方式,很容易矫枉过正,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

孩子犯错后父母选择教育方式要慎重,“惩罚”也要带点“人情味”。

讲清事情严重性,忌反复强调、恐吓

家长给孩子讲述“偷东西”的严重性时,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为了发泄怒火直接对孩子进行打骂。家长应该以严厉的语气和孩子讲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以及产生的后果,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是要受到惩罚的。

宝妈报警“抓小偷”,嫌犯竟是亲生女,为教育“大动干戈”应慎重

家长只要讲清楚利弊就可以,不要言辞夸张,不要用语言恐吓孩子以及人身攻击。比如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说“你算完了”“怎么生出你这种孩子”“下次再做我打断你的腿”等,殊不知这些语言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承认错误要肯定,要原谅,忌抓住不放

当孩子面对家长的询问主动承认错误时,家长应该对孩子的诚实行为表示肯定。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和惩罚后,需要原谅孩子的行为,表示只要孩子不再犯就不会追究。

孩子的心智不成熟,对事物认识不清,需要慢慢长大明事理,家长要给孩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能抓住孩子错误不放,更不能随时翻旧账,以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犯错私下教育,忌“大张旗鼓”

孩子知道自己犯错后会感到非常害怕,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把孩子带到私下安静的地方,不能当着外人的面,更加忌讳“大张旗鼓”宣扬得人尽皆知。

宝妈报警“抓小偷”,嫌犯竟是亲生女,为教育“大动干戈”应慎重

当孩子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时会产生羞愧的心,家长要及时给予安慰,大肆宣扬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孩子产生“反正也这样了”的“破罐子破摔”心理。

宝妈报警“抓小偷”,嫌犯竟是亲生女,为教育“大动干戈”应慎重

古人常说“孺子可教也”,孩子小时候犯错是可以教诲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更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明白自己的目的是教好孩子,不是让孩子留下阴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好孩子   大动干戈   严重性   嫌犯   心智   自尊心   慎重   教育孩子   家长   女儿   事情   错误   玩具   原因   东西   方式   孩子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