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埋怨宝宝不听话?妈妈不妨尝试“换种说法”,难题会迎刃而解

“文/萌主妈咪育儿经,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任何事情都值得宝妈们关注,无论是生长发育状况还是教育,都是妈妈们关注的重点,同样地,孩子的性格和心理问题也是妈妈们关心的重点。

大部分家长在被问起自家孩子时,都会滔滔不绝地说出他们“不听话”的问题,不管是日常生活中与父母顶嘴,和小朋友打架,乱扔垃圾等,还是平时大大咧咧,爱发小脾气,以及丢三落四等问题,都统一被家长们划分在“不听话”这一栏里。

当家长们点出孩子“不听话”的问题时,往往会使得他们非常不耐烦,甚至出现反抗的现象,矛盾也就在过程中不断升级。孩子难带是一方面,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大人的表达方式也可能是矛盾爆发的“帮凶”。


还在埋怨宝宝不听话?妈妈不妨尝试“换种说法”,难题会迎刃而解

如果能够换一种说法,“变你为我”或许会让有些问题有转机

孩子们会产生“不听话”的行为,起因都很有可能是因为家长表述不当引起的,想要巧妙解决,家长需要“变你为我”,有些问题会迎来转机,矛盾也会减少。

▲就事论事不针对当事人,会减轻孩子的逆反心理。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错时,每次都会以“你”开头,进行指责或是命令,这样的情况就难免会让孩子难堪,会产生抗拒心理甚至和父母对着干,也可能会让孩子认为父母总是不喜欢他,不爱他,影响到亲子感情。

当一个孩子在乱扔垃圾时,父母的“你怎么又乱扔垃圾,还得收拾多麻烦”和“乱扔垃圾会让收拾的人费很多时间”相比,一定是第二种更能让孩子接受。

不要只一味地指责孩子,而是要指出错误的行为本身,这能够减轻对孩子的伤害,也能够让孩子认识到错误。

还在埋怨宝宝不听话?妈妈不妨尝试“换种说法”,难题会迎刃而解

陈述自己的感受,让孩子站在大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最初往往不知道什么是对与错,孩子在成长中,他们的道德水平,对小动物的爱心,对别人的同情心等三观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父母来决定的,父母的引导就尤为重要。

一个孩子和小朋友打架时,父母说“你怎么能跟别人打架呢,真是个坏孩子”和“你和别人打架让爸爸妈妈很难过,把别人打伤了他也会很疼很难受”,相信孩子们也是能够明白的。

当父母只是指责却不告知他们该如何做时,他们就会出现不知所措的心理,久而久之就会逆反,或是“破罐子破摔”的心态。父母不妨多说说自己的感受,让孩子站在父母的立场上,让他们能够感同身受,了解自己行为的不妥当。

还在埋怨宝宝不听话?妈妈不妨尝试“换种说法”,难题会迎刃而解

陈述理由,让孩子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分析问题

很多父母不会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和爱,反而造成了孩子的反抗,不理解甚至叛逆。

当一个孩子过马路速度太快差点被车蹭到时,“你不会看路吗?那么大个车没看到,一会撞了你。”和“你那么快的速度冲到路上,我很担心,骑车速度很快,很不安全”,如果是第二种孩子们会更加明白语言背后包含的爱。

如果在孩子犯错误或受到危险时不以爱的名义指责孩子,而是能够表达清楚原因,让他们清楚父母的出发点,他们会更明白问题所在,也能够牢记在心。

还在埋怨宝宝不听话?妈妈不妨尝试“换种说法”,难题会迎刃而解

家长要勇于表达“我”的讯息,对孩子的性格以及家庭环境都有影响

“变你为我”的表达方式,它不仅会降低矛盾,还对孩子的性格以及家庭环境有影响,家长要学会这种方式和孩子去相处。

有时父母们不管是对孩子的生气,关心还是别的心情,都会在说出去后,冥冥之中就变成了一种指责的形式,无形中让孩子的心灵和自尊受到伤害,会让他产生对父母的攻击,也就成为了所谓的“和父母对着干”。

其实只要方法得当,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以平等的身份去给他们建议,表达出来的话就会减轻逆反心理,从而达到让孩子变“乖巧”的目的。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都是抱怨,他们形成了强迫、控制孩子去做某件事的习惯,其实这是剥夺了孩子们自己作出决定以及承担责任,体谅他人的机会。

还在埋怨宝宝不听话?妈妈不妨尝试“换种说法”,难题会迎刃而解

父母可以不认同孩子的做法,但一定要会表达,能够真挚诚恳地在孩子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不满,也一定程度上是在教孩子敞开心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沟通想法后能够更快速地解决问题。

强制命令式对待孩子肯定是不可取的,亲子之间好的相处模式应该是像朋友,能够很自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像君臣,一个高高在上发号指令,一个只能服从管理。

变你为我,是一个家长放低姿态的过程,也是一个家长最应该学习的过程,能让孩子接受自己的同时变得更加懂事,也能够建立更加密切的亲子关系,让家庭更和谐。


还在埋怨宝宝不听话?妈妈不妨尝试“换种说法”,难题会迎刃而解

写在最后:

相信家长们看完文章后都会明白为什么很多孩子会成为家长眼中的“不听话小孩”,能够用正确的表达方法来让孩子明白大人的意思,就能让孩子们理解和接受父母的建议。

其实孩子们想要的只是父母照顾他们的感受并且平等地对待他们,而不是采取命令的方式和语气。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善用这种方式表达,让亲子关系越来越近。

留言板话题:你家的孩子是一个“熊孩子”吗?你平常使用什么样的语气与孩子说话呢?你愿意改变说话方式与孩子平等相处吗?分享你的故事一起来讨论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妈妈   都会   逆反心理   迎刃而解   难题   平等   大人   说法   矛盾   想法   命令   性格   家长   父母   垃圾   速度   宝宝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