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天气到,冬至养生有妙招

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最冷天气到,冬至养生有妙招


最冷天气到,冬至养生有妙招

冬至后,白天慢慢变长,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时机。古时冬至也喻意为新生命的开始。


冬至同样也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转动。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至时,各地风俗不同,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吃饺子的习俗;而南方则习惯于进食补药,以达到驱除寒冷的作用。


最冷天气到,冬至养生有妙招


四注意 三防范


① 可食温补食物

冬季气温降低,人体容易受寒气的入侵,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这个时候如果适当的吃一些羊肉的话,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温补身体的功效。羊肉是我们比较了解的一位温补食材,适当的服用一些羊肉可以起到一定的补血活血的功效。


② 滋补从四方入手

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冬至养生滋补可从四方面着手: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气食品,是指具有益气健脾功效,对气虚证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药、胡萝卜、豆浆、鸡肉等。



最冷天气到,冬至养生有妙招



③ 起居作息需合理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的锻炼应在阳光出现后才出外活动,防止阳气的过度消耗。此时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冬令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④ 情绪平缓可防病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而且情志调理得当,可以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

最冷天气到,冬至养生有妙招


① 天气寒冷防冻疮如果没有注意到手、脚、耳、脸等部位防寒保暖,冻疮就会自觉前来“报到”。肢体远端血液循环差、手足多汗、营养不良、贫血等疾病也会引起或诱发冻疮,所以大家应及时预防。建议进行耐寒锻炼,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注意全身保暖。对于过去已生过冻疮的部位,应特别注意保暖防湿,通过食物温补和药物预防。
②预防呼吸道疾病

冬至前后天气寒冷,人们主要在室内活动,加之冬季人们习惯于门窗紧闭,室内通风不足,大大增加了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几率。其中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易在集体单位发生暴发。

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居室通风,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提高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注意自我防护,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③ 防心脑血管疾病

冬至最显著的天气特征是气温低,人们常常特别关注低温寒冷对健康的影响,殊不知,冷锋过境、阴霾天气、冻雨和降雪等“坏天气”对人体的健康和负面影响也很大。其中,心血管病患者对此最为敏感,心脏疾病发作频繁,冬至御寒保暖很重要。


最冷天气到,冬至养生有妙招


最冷天气到,冬至养生有妙招


为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增强居民的健康保护意识,我院每周六定期入社区,为来往的居民宣传健康常识以及国家基本医疗政策。同时为广大居民提供免费量血压、测血糖、讲座、健康咨询等服务,让社区大家庭更温暖、更和谐,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最冷天气到,冬至养生有妙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冬至   天气   补气   冻疮   耐寒   延年益寿   节气   起居   妙招   保暖   羊肉   功效   寒冷   冬季   居民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