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物能引起月经紊乱

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对人体产生一些副作用。有些药物的副作用就是能引起月经紊乱。


哪些药物能引起月经紊乱


月经是育龄期健康青年女性及绝经前成年女性身上所发生的正常生理现象,通常其周期、经象及持续时间是相对固定的,月经的正常与否可以反应女性的一些健康状况。同时还能影响女性的情绪及其一些社会活动行为。

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都会出现月经紊乱, 这给女性朋友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其主要表现为月经的周期、经期、 经量的改变以及痛经、闭经等,影响月经发生改变的除了自然绝经、怀孕外,其他因素还包括环境因素、精神状况、内分泌疾病、生殖系统疾病、感染、肥胖、药物等。其中影响月经正常的药物,由于其种类繁多,临床总结该方面知识较为松散,给临床合理应用该类药物带来障碍。但如果用药前,人们已经注意到这类药物对月经的影响,医务工作者就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及时的交流沟通来减少其给使用药物者带来的影响,降低使用该类药物的女性心理负担,提高治疗效果。可能引起月经正常的品种如下:


哪些药物能引起月经紊乱


1.抗肿瘤药物

烷化剂类药物、抗代谢肿瘤药物、抗肿瘤天然药物及其衍生物等烷化剂类(环磷酰胺、尼莫司汀、卡铂等)、天然药物及其衍生物(多柔比星、柔红霉素、阿柔比星、紫杉醇、 多西他赛等)、抗代谢肿瘤药物(甲氨蝶呤、阿糖胞苷、氟尿 嘧啶等)等。

作用机理:抗肿瘤药物通过使 DNA 分子丧失活性或发生断裂、阻断 DNA 的生物合成、抑制 RNA 合成以及抑制有丝分 裂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会引起细胞凋亡, 从而引起卵巢结构和功能的破坏[1]。

进行化疗时,应明确了解患者的生育需求情况,采用适当的手段进行事前干预,尽可能将不良反应降低。 例如乳腺癌的化疗,化疗药物对月经的影响与化疗方案、治疗持续时间、患者的年龄有关,化疗药物引起闭经的总发生率在31.4% ~ 100% 之间。

2.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

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的为曲普瑞林、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

单独戈舍瑞林皮下植入进行为期24个月的乳腺癌辅助化疗,年龄 < 39 岁的患者,2 个月内闭经 的占 90% ,3个月内全部发生闭经[2]。,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患者,接受曲普瑞林联合他莫昔芬辅助化疗后均出现了闭经[3]。月经的恢复以及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与年龄有关。

3.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该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该类药物对女性月经的影响。已知药物有利培酮诱发月经紊乱比率较大,而氨磺必 利、利培酮、帕利哌酮风险较高,鲁拉西酮、奥氮平、齐拉西酮 风险居中,而氯氮平、喹硫平风险较低,这说明不同的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的风险不同。

3. 抗凝/ 溶栓药物

抗凝药物是一类通过影响凝血因子,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过程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溶栓药是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而溶解血栓的药。华法林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引起经象改变、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的情况。

4. 避孕药

长期使用含激素的避孕药物可缩短无 激素间期或者一年中激素撤退的次数而导致月经频率降低, 使用该类药物亦可以减少规则性阴道出血的次数,但与此同 时也会增加非规则性阴道出血以及影响月经的持续时间、甚 至引起 闭 经, 同 时 也 会 对 子 宫 内 膜 的 凝 血 功 能 产 生 影 响。

对于有避孕需求的女性来说,选择合适的避孕药物,采 用合适的给药方案或采取适当的给药途径,不仅仅更满意的使用,还能尽量减少不良反应所造成的影响。 例如醋酸乌利司他相对于左炔诺孕酮,其在无保护性性交后120h 内,其避孕效果明显更为有效。


哪些药物能引起月经紊乱


5. 免疫抑制剂

中药免疫抑制剂,如以雷公藤制剂为代表, 对月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闭经。雷公藤制剂使 卵巢血管腔变狭小,血流量减少,导致卵泡发育障碍,影响卵巢功能。正清风痛片引起的月经紊乱亦有相关文献报道。

西药免疫抑制药,依维莫司相关的闭经作为罕见的 不良事件,国内外有文献报道的案例很少见,在室管膜下巨 细胞星形细胞瘤的 exist-1 研究中,年龄≥13 岁的 8 例中,3 例发生了继发性闭经,持续了 8 周 ~ 14 个月,2 例未经干预 自行恢复,1 例应用孕酮后恢复.

6.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国内外关于糖皮质激素诱发的月经紊乱的相关报道较 少且主要集中于醋酸曲安奈德这一种药物上。服用皮质醇激素类药物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具有抑制作用,其可能同时作用 于下丘脑和垂体,在不改变 LH脉冲幅度的情况下导致LH 脉冲频率间期延长及脉冲频率下降,以及使血清 FSH、孕激 素水平下降。虽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于下 丘脑-垂体-性腺轴具有抑制效应,但不同药物之间的抑制效 因却不尽相同,某些药物的影响尚不足以引起月经明显改变,这可能与药物使用持续时间及不同类药物的性质相关。

7. 抗癫痫药物

癫痫患者月经紊乱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 且采用多药方案进行癫痫治疗的患者月经紊乱的发生率高 于单药患者。引起月经紊乱的该类药物主 要包括:丙戊酸钠、拉莫三嗪、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奥卡西平。

不同药物引起月经紊乱的发生率不同,丙戊酸钠发生率最高,卡马西平次之,其他品种相对较低。 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痛经、闭经为其月经紊乱的主要表 现。 这些药物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诱导肝酶、及增加血浆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浓度等,改变血浆性激素浓 度,从而引起月经紊乱。


哪些药物能引起月经紊乱


8.其他药物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维莫德吉、伊曲康唑、酮康唑、多潘立酮、螺内酯、沙利度胺、氟桂嗪(氟桂利嗪)、地奥心血康、叶酸等在各类文献报道中均有报道。临床使用时使用时,应加以注意。

药物在临床实际运用过程中,经常面临药物疗效与不良 发应之间的博弈,不同的药物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均有所不同,故通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采取恰当的预防措 施,能够起到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Meirow D, Nugent D. The effects of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on female reproduction[J]. Human Reproduction. Updale, 2001, 7(6):535-543.

[2]新编药物学18版.陈新谦、就,金有豫。

[3]MCDEX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紊乱   西平   月经   药物   下丘脑   性腺   垂体   发生率   激素   持续时间   类药物   抑制   患者   发生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