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小说家训练指南


喜欢舞文弄墨的人不少,但是专职的职业小说家可不多,能够不断有作品问世并拥有读者的职业小说家更是少数,大泽在昌就是其中之一。成为一名顶尖小说家需要具备怎样的资质,经过怎样的训练?这恐怕是许多立志成为小说家的文艺青年们急需获得解答的疑问。

大泽在昌在《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一书中,对这些问题都一一作了解答。成为一名小说家,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身资质很重要,后天的努力和技巧的训练同样重要。对于出道方式,大泽在昌给的建议是尽量通过新人奖来获得知名度,打响出道的第一炮。

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小说家不仅仅是靠天吃饭的,努力和技巧能让作家走得更远。输出的前提是大量的输入,就像一个容器一样,想要有源源不断地输出,就必须保证更大量的输入,这样才能使作家持续不断地“造血”。由于时间经历的限制,每个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渠道都是有限的,无非就是通过阅读、与人交流、人生经历等几个途径,其中,阅读是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不受限制的途径。阅读的内容可以很宽泛,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的作品中会用到什么知识。所以,想要成为一名作家,首先应当像海绵一样大量地吸收,确保自己的容器是满的。

有了阅读的积累之后,就到技巧的训练了,这也是这本书讲述的重点。小说的写作人称往往有两种,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者各有优劣。第一人称写作更容易表达主人公的主观感受和精力,显得更生动鲜活,但是能传达的主人公以外的信息会受限;第三人称写作的内容更广,因为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写,但是心理描写却很难做到细致入微。大泽在昌建议新手应该更多地练习用第一人称写作,并尝试在传递信息受限的情况下,尽量给予读者更多的信息,这真是一件十分考验作者的事情。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和背景,每一方面都可以成为作品出彩的地方。一篇作品至少要在其中某一方面吸引读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才能有机会出名。比如人物,一成不变的人物往往很难给读者留下印象,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产生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变化,这样的人物总能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可。想要写出这样的角色,大泽在昌给我们的建议是,多观察多想象。细致的观察与合理的想象能让笔下的人物生动形象、接地气,而非死板地千篇一律。

在角色的设定上,应该巧妙利用反转,甚至多次反转,力求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比如,可以让角色由好变坏或者由坏变好。在这方面,小说《沉默的病人》中主人公西奥的设定就是非常成功的。一开始,西奥给人的印象是善良正直的,试图去帮助沉默的病人开口,揭开凶案背后的隐情,直到小说的最后,读者才发现,他的“善良正直”其实是另有所图,让人不寒而栗。

议论文写作讲究起承转合,小说情节的推进也是如此。有铺垫、有高潮,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才能让读者陷入故事中无法自拔,与主人公一起分享喜怒哀乐。正如大泽在昌在书中指出的,故事可以从任何阶段写起,比如恋爱,不一定按照相遇、相恋、失恋的顺序来写,换个顺序来写可能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就像电影《失恋33天》就是从上一段爱情的失恋写起,再写相遇、相恋。人物的情绪也从低落逐渐转向高昂,虽然中间经历了波折,但整个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留给观众最终的印象也是美好的。

在设计情节上,大泽在昌的建议是通过设计谜题的方式引导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阅读的过程就像做拼图一样,每次只给出一块小碎片,读者需要读完全文才能收集到所有的碎片,完成整个拼图。主人公在小说中解谜,而读者则根据主人公发现的线索一起解谜,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相信一定会得到读者的支持和喜爱的。

作家是一种孤独的职业,在文字中行走一点不比在山路上行走容易。作家需要不断地发挥和挖掘自身的潜质和优势,跟上读者的需求,在自身资质与读者需求之间寻找平衡,才能让作品经久不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小说家   人称   主人公   资质   情节   印象   角色   作家   读者   人物   建议   技巧   指南   职业   作品   信息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