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境逆境皆人生


梁晓声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知青文学作品《今夜有暴风雪》、《年轮》等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其中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红遍了大江南北。

他出生于1949年9月22日,是一个共和国同龄人,亲身见证了国家从成立,到贫穷困难时期,到十年动乱,到改革开放,再到今天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梁晓声家里兄弟姐妹众多,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父亲是一名出卖体力的建筑工人,母亲是一名家庭妇女,靠打零工补贴家用。梁晓声的父母都是文盲,作为体力劳动者,收入并不高,养活一大家子人着实困难,所以梁晓声的父亲只能跟随建筑队四处奔波,隔几年才能回家一次,只为了把更多的钱补贴家里,

贫穷长久地折磨着这个家庭,梁晓声在散文集《人间清醒》中回忆他的前半生,关键词都是贫穷、艰辛、自卑。极端的境遇中往往最能暴露出人性,所以,梁晓声从小就经历过世间的人情冷暖,被歧视、被欺负、被看不起……是家常便饭。物质上的匮乏与精神上的不平等深深折磨着梁家还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几个孩子。


顺境逆境皆人生

哥哥从小就被母亲寄予厚望,当作“理想之子”来扶养,他也不负众望地成为尖子生。承载着全家人改变命运希望的哥哥,由于家庭贫困,父亲不支持他继续读大学,而是希望他能放弃学业出来工作养家,母亲则希望他能继续学业,大学毕业分配到一份好工作。两难的选择,厚重的希望和责任感,让这个年轻的孩子无法承受,虽然在资助下上了大学,然而还是无法从巨大的精神压力中解脱出来,患上了精神病,从此改写了一生的命运。

梁晓声的母亲对他性格的形成、走上文学道路的选择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此也足以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母亲虽然是个文盲,但从小受到其父的影响,会讲故事,对文化知识的态度也不像父亲那么抵触,梁晓声问母亲要钱买书,母亲从来没有拒绝过,哪怕家里已经困难得揭不开锅。

《人间清醒》里,梁晓声曾提到,在大杂院里,邻居们都瞧不起贫穷的梁家人,而母亲则用故事将他们兄弟姐妹吸引在家中,免收大院里其他人的欺辱。这与毛姆的那句名言“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哪怕这座避难所外风雨飘摇,梁晓声依然可以在里面享受精神盛宴。这正是这样的耳濡目染,让他从此爱上了文学,为今后走上文学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顺境逆境皆人生

除此之外,母亲的勤劳、善良、纯朴都深深影响着梁晓声,小时候经历的点点滴滴,梁晓声都将其写进了他的小说中。饥饿中抢豆饼的故事、租小人书挣钱的故事、在火车站推车挣钱的故事,这些艰难求生且受到教育的经历,都被写进了小说《年轮》中,成为梁晓声的血肉,嵌入了他的人生观里,使他成为一个坚强自立、吃苦耐劳、有同理心与悲悯情怀的作家。


顺境逆境皆人生

人的一生中,经历顺境自然值得庆祝与欣喜,遭遇逆境也无可厚非,不论哪种境遇,都能帮助我们成长,逆境尤其能给人磨练,一旦能勇敢地挺过去,人生的其它困难,便也没那么可怕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建筑队   逆境   避难所   顺境   年轮   境遇   文盲   贫穷   学业   家里   哥哥   困难   父亲   母亲   人生   故事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