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侃简化字中的“同音替代”

过年了,看着各处贴着春联,相当多的对联上都用的繁体字。于是忽然联想到有的“文化人”一直提倡恢复繁体字,并且身体力行带头写繁体字,但有时还免不了因为文化根底不足而写出错字来贻笑大方。

这里随便举一个例子,这是个真事。某人写字时写到“太后”一词,竟想也不想就写成了“太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其实此公一直都是用简化字思考,落笔时再“翻译”成繁体字,但他不知道当年繁体字简化的时候有一种方法,就是“同音替代”。比如“皇后”的“后”和“後面”的“後”,最后都统一简化为一个“后”字。因此,要把现在的简化字“翻译”回繁体字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个“同音替代”问题,方可将字用准。否则,还是按照现在的习惯,径直用简化字好啦。

这种“同音替代”的简化字还有很多,这里就随便举一些例子,让大家看看,是不是挺有意思的。比如“丑角”的“丑”和“丑陋”的“醜”,就统一简化为“丑”字,如果在繁体文章里出现“丑角”“生旦净末丑”以及“辛丑条约”等字样时,是万不可用“醜”这个字的。再比如,“北斗七星”的“斗”和“战斗”的“鬥”,都被统一简化为“斗”,在要写繁体字时也要注意分辨。还有,“里程”以及作为胡同名称的“平安里”的“里”和“里面”的“裏”,都被简化为“里”,也要注意不能写错了。再如,“发动”“发送”的“發”和“头发”的“髮”,在简化时都写成了“发”,书写时也要注意。再如,“历史”的“歷”和“日历”的“曆”,这两个字我就亲眼见过有人写混了。比如,“搜刮”的“刮”和“刮风”的“颳”,都统一简化为“刮”,很多人在写繁体字时根本意识不到“刮风”二字应当写做“颳風”。还有,"干部”的“幹""晒干”的“亁"和"干戈”的“干"都简化成了一个"干",而且这个“干”的繁体字之一“乾”还与“乾坤”的“乾”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把简化字“翻译”回繁体字时,更是容易搞混。再如,“峡谷”的“谷、用在姓氏上的“谷””和“谷子”的“穀”,也不能轻易搞混。再比如,"征讨"的“征”和“征兆”的"徵"在简化时都用了“征”,也不可不察。还有“心脏”的"臓"和“肮脏”的"髒"在简化时都变成了一样的"脏",也同样要注意不可混淆。再如“忧郁”的“鬱”和“馥郁”的“郁”都简化为“郁”,也需要注意。另外还有,“白洋淀”的“淀”和“淀粉”的“澱”在简化以前是两个字。“系统”的“系”和“确系实情”的“係”以及“把马系起来”的“繫”三个字都简化为“系”,在写为繁体字时不可混用。还有,饭馆的“館”和“图书馆”的“舘”,“丰彩”的“丰”和“丰收”的“豊”,“才能”的“才”和“刚才”的“纔”也都不可混用。

对了,现在很多人都把姓“萧”的写做“肖”,连正式文件书籍都是这样用。严格说起来,根据简化字总表,在姓上还是应该写成“萧”。著名作家萧乾就曾经对人说过,“我姓萧,不是不肖子孙的肖。”

闲侃简化字中的“同音替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简化字   白洋淀   不肖子孙   都统   里程   丑角   根底   贻笑大方   馥郁   干戈   真事   文化人   繁体字   例子   随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