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丨《理虚元鉴》第一部中医虚劳专著


《理虚元鉴》是一部中医虚劳证治专著,该书理法方药俱备,文字简要而重点突出,对虚劳的病机阐发、论治大法和预防措施都自成体系,对中医虚损学说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对虚劳病机的认识,对虚劳辨证、审脉、立法、制方、选药的独特见解,至今仍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经典导读丨《理虚元鉴》第一部中医虚劳专著

一、《理虚元鉴》与作者


《理虚元鉴》乃明·汪绮石所著。汪绮石,传为明末人,生平履贯无从考,但称之曰绮石先生。绮石以善治虚劳病名重一时,其学术思想、治学方法,一以《素》、《灵》为宗,博采众家之长,斟酌于李东垣、朱丹溪、薛立斋之间,校前贤之书几千百家,得其精萃,参以己验,学古而不墨守成规,并自成家法。柯怀祖认为绮石之论虚劳,犹如仲景之论伤寒,其治虚劳的成就,不在仲景之下。此说有一定道理。


《理虚元鉴》约成书于1644年,1725年柯怀祖购得其书,1771年校刊传世。现存两种版本体系,分别为两卷本与五卷本。


两卷本以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柯氏原刻本为代表,卷上介绍虚劳的诊断、病原及各种症候的辨析和治疗;卷下记述虚劳方剂22首及药物18种的应用等。


五卷本收入清光绪十年甲申(1884)刻行的《世补斋医书》,乃经清代名医陆懋修重订而成,其中卷一至卷三,首先叙述虚劳病的脉法、病因、治疗大法和预防原则,然后讨论了吐血劳嗽、骨蒸遗泄、传尸尸疰等各种虚劳病证的证治与调养措施;卷四,为治虚劳诸方的加减运用和18种治虚劳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用药禁忌;卷五,为理虚脉法总括。这两种版本体系,两卷本符合作者原貌,五卷本经整理修订后更加完备。


现存主要版本,两卷本有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柯氏原刻本、清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柯氏重刻本、清光绪二年丙子(1876)葛氏本、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遂邑双红镇全寿堂陈氏刻本、1958年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铅印本、1981年江苏科技出版社铅印本、198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中国医学大成本,五卷本有世补斋医书本清光绪十年甲申(1884)刻本、世补斋医书本清光绪十二年丙戍(1886)山左书局重印本、世补斋医书本清宣统二年庚戍(1910)陆润庠家刻本、世补斋医书本1950年上海卢章豹铅印本。

经典导读丨《理虚元鉴》第一部中医虚劳专著

二、主要学术特点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绮石所著《理虚元鉴》的学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立虚劳六因学说


绮石对虚劳病因的阐发,重点在于创造性地提出虚劳六因学说,完善了虚劳的病因理论。


绮石认为引起虚劳的病因有六种,即先天之因、后天之因、痘诊及病后失理之因、外感之因、境遇之因、医药之因。


虚劳六因可以概括为三类:


第一类是遗传因素,即先天之因。由于父母身体孱弱,精血不旺,以致出生后禀赋不足,幼多惊风,骨软行迟,语迟手颤,头摇目瞬等,常为招致虚劳的先兆。并认为“其根蒂处先有亏,则至二十左右易成劳怯”,强调遗传方面存在先天易感性。


第二类是自我调护因素,包括先天之因、境遇之因,都与自我调护失宜有关。认为酒色、劳倦、七情、饮食所伤,尤其强调处境艰难而抑郁不解,以致精气日渐亏损,积损渐成虚劳


。第三类是医源因素,包括痘疹及病后失理之因、外感之因、医药之因。若痘疹、外感而治之不当,病后正虚而调养失宜,本非劳证而误诊、误治,都可能引起虚劳的发生。


这些因素虽然不能说已将虚劳病因概括无遗,但的确都是虚劳的重要致病因素或致病条件,已为临床实践所证实。


2.虚劳病机从火立论


绮石对虚劳病机的认识,提出“心肾不交”、“心肾不交与劳嗽总论”、“虚火伏火”三论,都从“火”立论。认为虚劳的发病机制都与火关系密切,或为虚火,或为伏火。虚火指的是动于气而未着于形之火,即浮越于外的虚阳,属于阳虚病变,总是由于少火衰微、元阳不足所致。伏火指的是先动于气、久而渐着于形之火,即阳亢,属于阴虚病变,多由阴虚火动、火盛生风所致。并且在分析虚劳病的一些典型症状时,无不从火立说,认为劳嗽、吐血、干咳、痰中带血、骨蒸、遗精梦泄等,都乃阴虚火亢所致。


这种从火立论的观点成为《理虚元鉴》虚劳理论体系的立论核心,也是绮石“清金保肺”的立论根据。目前中医内科学对肺痨(肺结核)病机以阴虚火旺为主的认识,也受到绮石虚劳从火立论的启发。


3.治虚强调三本二统


绮石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造性地提出治虚劳三本二统论。


《理虚元鉴》“治虚三本”论提出:“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但在治脾、治肾的具体方法上,他又强调治脾不可过燥,以免影响肺之清肃,治肾不可过用苦寒,以免妨碍中州脾土的运化。所以治肺要清金保肺,无犯中州之土;治脾要培土调中,不损至高之气;治肾要金行清化,不觉水自流长,金水才能归于一致。


“治虚二统”论指出:“治虚二统,统之于肺、脾而已。人之病,或为阳虚,或为阴虚。阳虚之久者阴亦虚,终是阳虚为本。阴虚之久者阳亦虚,终是阴虚为本。凡阳虚为本者,其治之有统,统于脾也。阴虚为本者,其治之有统,统于肺也。”前人论脾肾者多,论肺者少,所以绮石独详于肺,提出阳虚统于脾、阴虚统于肺的观点。此说主要针对前人治阳虚偏补命火,用大辛大热药多;治阴虚偏补肾水,用大苦大寒药多而来。绮石在总结了前人的治虚利弊之后,明确提出了“补肾水者,不如补肺以滋其源”;“补命火者,不如补脾以建其中”,这是绮石治虚理论的精髓所在。


治虚三本二统论,对虚劳的治疗指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完善中医虚损学说产生了深远影响,直至今天对虚劳病,尤其对肺痨的治疗,仍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并且绮石治虚的三本二统论,不仅是虚劳的重要治则,而且对一般慢性病也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价值。如郭志勇等曾应用《理虚元鉴》治虚二统理论辨证守方治疗13例慢性肾炎普通型,除2例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外,其余11例均获显著的近期疗效,就体现了绮石治虚理论的实用价值。


4.重视虚劳预防观


绮石虚劳预防观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虚劳强调未病先防,其在“虚症有六因”论中指出:“宜调护于未病之先,或预服补药,或节养心力。未可以其无寒无热,能饮能食,并可应接世务而恃为无惧也。”并有“虚劳当治其未成”专论,明确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预防观。另一方面强调已病防变,主张

要注意情志、劳倦、时令、节气、药禁以防止病情加重,并坚持治疗以防止半途而废。


对于虚劳的预防,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预防措施,即六节、八防、二护、三候、二守、三禁。


六节,指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忿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以防情志、思虑、劳伤等因素致病。


八防,即“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以防六淫之邪致病。


二护,“寒从足起,风从肩俞、眉际而入。病者常护此二处,则风寒之乘于不意者少矣。”亦为防六淫之邪致病。


三候,是指要了解时令、节气变化,在节气变迁之时,要注意防护,以免加重病情。对病证影响最大的时令有三:“一为春初,木盛火升;一为仲夏,湿热令行;一为夏秋之交,伏火烁金。”尤当注意调摄。


二守,“二守者,一服药,二摄养。二者所宜守之久而勿失也”。指要有恒心,要长期坚持服药和调养,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三禁,“治劳三禁,一禁燥烈,二禁苦寒,三禁伐气是也。”即虚劳的用药禁忌。这些预防措施,不仅适宜于虚劳,对其他慢性疾病的预防也有实际指导意义。

经典导读丨《理虚元鉴》第一部中医虚劳专著

三、如何学习应用《理虚元鉴》


1.《理虚元鉴》的学习方法


《理虚元鉴》是一部临床专著,其学习方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前后互参。由于《理虚元鉴》书中许多内容前后互见,或互为发明,只有前后互参,才能窥其奥旨。如“心肾不交”、“心肾不交与劳嗽总论”、“虚火伏火”三论的互参,治虚三本二统论与归养心脾汤、归养心肾丸、清金甘桔汤等方剂的互参,等等,都宜重视这一点。


第二个方面是旁征博引。《理虚元鉴》虽然只是虚劳专著,但其精粹之处上溯《素》、《灵》及前贤之书,且对后世中医虚损学说的形成有深远影响。因此在学习之时,宜博采诸家之说,明其源流,察其同异,以加深对作者学术思想的理解。


第三个方面是边临证边读书。学习《理虚元鉴》的目的是为了临床应用,宜将其理论、方药应用于临床,以之治疗虚劳、治疗虚证,乃至治疗慢性病,从临床实践中加深对原著的理解,回过头来又可指导对原著的学习。


2.《理虚元鉴》的学习重点


学习《理虚元鉴》的关键是如何掌握绮石虚劳理论体系。绮石虚劳理论体系包括虚劳六因学说、病机从火立论、治虚三本二统论及虚劳预防观,宜将四者与方药联系在一起,融会贯通,并以之应用于临床,指导临床实践。


3.学习《理虚元鉴》的注意事项


在学习《理虚元鉴》之时值得注意是,该书提供了学习绮石虚劳理论体系的蓝本,是中医虚损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能全面代替中医虚损学说,还必须深究群经,博采众长,才能真正登堂入室,得窥中医奥秘。

来源: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理虚元鉴》导读,作者周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虚劳   中州   铅印   中医   刻本   外感   方药   医书   虚火   养心   预防措施   时令   病因   专著   学说   因素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