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降温有妙招,看中医麻杏石甘汤联合物理降温高烧不退

中枢性高热不退

中枢性高热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常见的急危重症,是颅脑创伤、急性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常见并发症,目前临床治疗大多以亚低温治疗、加强补液、退热、抗感染等方法为主,但部分患者因体温反复不降,需联合使用多种级别较高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而往往这部分患者易出现多重耐药菌,给后续治疗带来较大困难。

中枢性高热引发脑部血液流量、脑组织氧代谢增加,造成患者颅内高压,加重了脑细胞的损害,增加机体代谢,加速器官衰竭,从而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经常见到有患者因长时间无法退热,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危及生命。因此,有效控制体温至关重要。

中医降温有妙招,看中医麻杏石甘汤联合物理降温高烧不退

中药名方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专为清肺热而设,用以治疗肺热“汗出而喘”。《伤寒论》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诸家多以伤寒发汗而表未解,且肺中因寒而蕴热为论。临床中,中枢性高热患者多在中枢受损后迅速出现发热,从中医角度分析,考虑系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肺中热盛,气逆津伤。此类患者发病时有大汗出、喘促,与麻杏石甘汤证不谋而合。麻杏石甘汤用药简单,仅有麻黄、石膏、苦杏仁、炙甘草4味。其中,石膏清泄肺热,透热生津,是重要的清热药,在古代有“白虎”之称,用于治疗热病壮热、大渴引饮、烦躁、热喘等症;此外,石膏可对体温调节中枢亢进产生抑制作用,具备良好的解热功效。麻黄辛、苦、温,宣肺平喘,与石膏配伍,清宣肺中郁热而定喘,石膏用量大于麻黄是借石膏辛凉之性以制麻黄辛温发散之力,从而抑制麻黄的发汗作用,清宣肺气以平喘。苦杏仁苦降肺气、止咳平喘,既助石膏沉降下行,又助麻黄宣肺平喘。炙甘草顾护胃气,防诸药之寒伤胃,调和麻黄、石膏之温寒。全方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的功效。

中医降温有妙招,看中医麻杏石甘汤联合物理降温高烧不退

结束语

中枢性高热是由下丘脑、脑干、上颈髓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损伤,使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导致的高热,如果处理不当或退热不及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治疗组患者退热起效时间快,完全退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并且体温不反弹,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效果显著,退热快,综合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和进一步探讨。

中枢性高热是由下丘脑、脑干、上颈髓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损伤,使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导致的高热,如果处理不当或退热不及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中枢性发热者发病迅速,脉多浮数,病位在表,此类患者伴有大汗出、喘促,据“汗出而喘”,考虑为麻杏石甘汤证,拟予麻杏石甘汤清热解表利肺。笔者自2010年以来,使用麻杏石甘汤配合治疗各种中枢性高热,取得较好的疗效。敬请关注《岐伯小医馆》,谢谢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宣肺   苦杏仁   下丘脑   伤寒论   脑干   麻黄   可能会   伤寒   甘草   中枢   妙招   石膏   疗效   体温   器官   患者   中医   物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