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个不生气的人

在我们工作、家庭、社交网络等场合,由于个人的情绪化而忍不住容易把愤怒留给了他人,明明起因只是小事,但会演变成暴怒伤害人际和谐而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结局。日本精神病医生伊藤拓教授通过20多年对5万人的研究,出版了一本名为《精神病医生传授不后悔的制怒法》的书畅销日本。他教会我们平日稳定好个人情绪,一旦遇事时可以控制好暴怒情绪的技巧,即平日留意自己的口头禅!

伊藤教授介绍了几个可以轻松尝试的口头禅练习法,通过尝试改变日常行为或习惯让自己尽量不动怒。因为我们的口头禅往往流露出了我们日常的想法,是思维模式的无意识地映射。因此常带负能量的人往往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会引向消极的方向。比如下列负面性用词:

"反正也""但是""因为""不行""咋办""不能""应该""必须"。

就这样,我们平时会不知不觉说出一连串负面性词语,连带思维方式和行为也会变得粗鄙和消极,这种消极的态度影响了人际关系,让人变得不宽容而易感到不满和愤怒。相反如果有意识地避开使用这样的口头禅,感觉会立刻改变。比如“一定可以!”“没问题!”“不用在意”! “总会有办法” ;试着有意识地说些积极的话,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就会朝着积极和宽大的方向发展;人际关系也会变得顺利。过去那些容易暴怒的事现在看来也会变得不那么容易生气。

其实人通常同时会有积极或消极两种想法。可当心理感到痛苦时,消极的想法就会占上风;于是人会缺乏灵活性而想法倾向拧巴扭曲。换言之当大脑感知压力时人会陷入消极的思想,从而导致大脑无法正常处理所收到的信息。于是在平日看来无所谓的小事也会突然反应过度而感到沮丧,想法全盘负面化引发暴怒。研究表明这种消极情绪往往源于无助感和缺爱。一旦心理痛苦减轻时,积极思维模式就会占上风;因此当我们不自觉流露出“反正也”“自己什么也干不好”等无助情绪或感到缺爱时,在负面情绪发展成暴怒前,请首先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释放当下所承受的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占上风   暴怒   日本   口头禅   精神病   消极   人际关系   平日   负面   小事   大脑   无助   愤怒   生气   情绪   想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