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湿气是什么?为什么人人都说你湿气重?


科普┃湿气是什么?为什么人人都说你湿气重?

导读

最近是否总有人说你湿气重,你蒙了,WHAT?什么重?湿气是什么?你怎么就看见我湿气重了?


科普┃湿气是什么?为什么人人都说你湿气重?

那么,究竟什么是湿气?

什么是湿气?

这要从中医的湿邪讲起。

湿邪,分为外湿、内湿

在正常情况下,风、火、暑、湿、燥、寒,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六气”乃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且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了它们的变化特点,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正常情况下,不会致病。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成为致病因素,成为了“六淫”。

湿为长夏主气。夏秋之交,阳热下降,氤氲熏蒸,水气上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外湿就是由于此时湿气侵袭人体,或者涉水淋雨而湿气入侵所致。现在,大多数的外湿,是由于夏季出汗后吹空调所致。本来夏天很热,人体内的湿气,会随汗液被带出,而此时空调风扇一吹,毛孔迅速关闭,致使汗液散出受阻,埋藏祸根。此时,可能会出现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

而说起内湿,就要从五脏中的脾说起。

脾有个生理功能,叫做“脾主运化”,运化,就是转运输送,消化吸收。运化什么呢?运化水谷和水液。运化水谷就是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不难理解。水谷运化产生的精微物质中多余的水分,通过脾主运化水液(或称运化水湿)的功能,及时的输送到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液排出体外。所以,当脾主运化的功能减退,即中医大夫们所讲的“脾失健运”,水液会在体内停滞,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导致水肿。现代人多责于过度不必要的输液、饮冷等。(前面我曾发表过过度输液的危害和夏季吃雪糕的危害,这里不再赘述)

湿的特点和症状

弄懂了什么是湿气后,再看看湿气的特点,然后一起推断出它的典型的症状,顺便自我诊断一下,是否真如别人所说,你湿气重。

科普┃湿气是什么?为什么人人都说你湿气重?

湿邪有以下特点:

❤️湿性重浊

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很重,就像裹着块布,全身困重,四肢酸困、发懒、沉重;如果湿邪停留于经络关节,阳气过不来,则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可出现各种秽浊表现,如面垢、腹泻、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等。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其性类水,属阴邪,阴盛则阳病,最易损伤阳气。脾阳虚弱,运化功能失司,水湿停聚,出现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湿气阻遏气机,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通,又会出现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状。

❤️湿性粘滞

有两种含义,;一是讲症状多粘滞不爽,如大便粘腻、不顺畅,易沾马桶,还很难冲掉。二是讲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不好治。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阴位,即靠下的部位,正所谓“水往低处流”,水肿部位多以下肢较为明显,此外,淋浊、带下、泄痢等,都是由于湿邪下注所致。

如果上述症状,和你很相似,那咱们就继续往下看,看它怎么预防和治疗。

预防和治疗

注意!划重点![奋斗]

通过上边的学习,我们知道湿邪有内湿和外湿之分,二者经常互相影响,不能完全分开。治疗原则也显现而出:健脾+祛湿。(除湿四法过于专业,此处省略)

症状不是特别重的朋友,可以选择食疗的方法。如山药、薏米、白扁豆等,烹饪方法随意,但不要太甜哦。

如果症状很明显,建议大家找专业的中医医师,通过四诊,明确你的证型,通过口服汤药来缓解症状,当然,治疗过程中不能着急哦,别忘了湿邪的特点——湿性黏滞!

参考书籍《中医基础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湿气   秽浊   汗液   阳气   经络   水肿   大便   损伤   关节   夏季   症状   部位   中医   人体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