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疾病的检查措施

  前列腺癌伤害了很多的男性朋友,因此会波及到他们的生活,也会给他们的前列腺健康带来了相当严重的危害,朋友们要警惕这种疾病的出现,而且要将前列腺癌的检查方法重视起来才可以,来认识一下这种疾病的检查办法有哪些呢。

前列腺癌疾病的检查措施

  前列腺癌的检查:

  活检:活检是前列腺癌诊断的金标准。在出现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之前,只有局部硬结时,活检便可做出诊断,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最可靠检查。直肠指诊,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非常重要的依据,可表现为前列腺包膜不光滑,质地坚硬如石,与周围组织粘连。如波及精囊则高度可疑,肿块大小不一,应与前列腺结石鉴别。前列腺特异酸性磷酸酶测定,此项检查应在直肠指诊及尿道检查24小时后进行,约有80%的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酸性磷酸酶会增高,无远处转移者20%有酸性磷酸酶增高。因此血清中酸性磷酸酶明显增高,提示有前列腺癌的可能。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临床上多在直肠指诊及尿道检查或导尿等操作进行1周后进行此项检查,以避免假阳性。前列腺特异抗原是比酸性磷酸酶更敏感的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监测复发有重要意义。x线检查,包括胸片、骨盆、腰椎摄片等检查,是早期诊断肿瘤是否发生转移的一个重要筛查手段,有时也可做精囊输精管造影。

  超声检查:b超检查时可见前列腺形态改变、移位,包膜反射不连续、不光滑,腺体内部出现光团、暗区等。由于该检查简便易行,又相对经济,可以作为初筛的检查之一。ct及磁共振检查,ct检查图像清晰,分辨率高,且安全无痛苦,可详细了解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情况,是非常有诊断价值的检查。

  导致前列腺癌的因素

  前列腺癌的发病因素很复杂,目前已知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种族、遗传、饮食、输精管结扎、吸烟、肥胖、其他前列腺病变等。年龄,老年人容易发病,前列腺癌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 美国有一组报道在50岁以上男性的尸检约30%有前列腺癌,80岁以上则达50%。遗传,前列腺癌有家族遗传特性,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机率也会大大增加。

  饮食因素:高热量的脂肪性食物很危险,在危险因素中,最具预防意义的是诱发前列腺癌的饮食因素。研究表明脂肪性食物摄入过多会增高前列腺癌的患病率,而大豆蛋白类的饮食会减少其发病率。美国旧金山的中国和日本移民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是本国人的3-7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脂肪性食物比本国人吃得多。因为脂肪摄入过多会导致胆固醇合成增加,进一步导致以胆固醇为基础合成的雄激素增加,而雄激素中的睾酮比率增加是前列腺癌的重要发病因素。现在认为在饮食总热量中脂肪所占的比率以10%-20%较为理想。亚洲国家的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还与大豆蛋白类的食物摄入较多有关。因为此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性雌激素,其化学结构与*内的雌激素相似,对雄激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关。当然,有关诱发前列腺癌的饮食因素远不止这些。例如绿茶中的儿茶酸或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e与硒等成分,都能抑制前列腺癌的发生。

  以上的知识让我们了解到了前列腺癌疾病的检查方法是什么了,这种疾病带来了困扰,也会给男性朋友带来了极多的痛苦,大家要多了解前列腺癌的知识,而且要将此病的检查办法重视起来,平时还要积极的去进行此病的预防。

好了,今天的话题我们就探讨到这里,我是肿瘤专家一何亚仑,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肿瘤相关的问题,可以点击“了解更多”与我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磷酸酶   前列腺癌   输精管   精囊   疾病   直肠   发病率   酸性   前列腺   肿瘤   脂肪   食物   男性   因素   措施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