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的司马牛之叹


薛宝钗的司马牛之叹

不知道作为独生子女的你是否羡慕过有兄弟姐妹的人,反正我是羡慕过的。

可是,并不是每一个有兄弟姐妹的人都是幸福的。

《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就因为自己的哥哥薛蟠而有过不少烦恼。林黛玉在她面前说自己寄人篱下,孤苦无依,羡慕薛宝钗有母亲和哥哥的时候,薛宝钗就让林黛玉不要有“司马牛之叹”。

薛宝钗的司马牛之叹

司马牛是孔子的学生,在《论语·颜渊》里,就记载他说过:“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其实,司马牛有兄弟,只不过他的兄弟作乱,导致司马牛很忧虑和恐慌。也就是说,“司马牛之叹”的真正含义并不是没有兄弟,而是没有好兄弟。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薛宝钗才是真正有“司马牛之叹”的人。


薛蟠是一个需要妹妹替自己操心,需要妹妹替自己解决问题,也会给妹妹带来烦恼的人。


薛蟠是一个“呆霸王”,因为和冯渊都看中了香菱而起了争执。薛蟠仗势欺人,命令手下豪奴打死冯渊。因为有“护官符”,所以薛蟠逍遥法外。他自己觉得这件事自己花几个臭钱就解决了,于是带着妹妹和母亲就进京了。


可是,薛蟠忘记了自己是带着妹妹进京待选的。他在这个紧要关头惹上人命官司,对于妹妹来说很不利。


毕竟,皇家需要的是家室清白的人进入皇宫。薛宝钗在第三十回里就说:“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很明显,薛宝钗的潜台词就是:我艳冠群芳,仪态万千又如何呢?我哥哥不争气,我落选了。


不过,薛宝钗更大的烦恼还不在于此,而在于哥哥不体谅自己,不能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第三十三回里,贾宝玉挨打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忠顺王府的长史官去贾府讨要琪官。很多人都觉得这件事是薛蟠说的。


薛蟠受了冤枉,又喝多了,情绪会很激动可以理解。他扬言要杀了贾宝玉也不是真心话,而是气话。他真正让薛宝钗伤心的是这句话:“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这句话,让薛宝钗很难堪,很伤心,整整哭了一夜。


薛宝钗劝哥哥不要惹事,安分守己,少去外头胡闹,少管别人的事是为了他好,是为了这个家好,是希望他成熟一点,懂事一点,理性一点,并不完全是护着贾宝玉。


薛蟠却并没有理解妹妹的用心,一心觉得妹妹是在护着贾宝玉。


薛宝钗的确心疼贾宝玉,可是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古代,在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代,对于克己复礼,温柔敦厚的薛宝钗来说,薛蟠说的话是一种严厉的道德指责,这样的指责对于薛宝钗来说自然是对自尊心极大的伤害。


哥哥不理解自己的心,还肆意践踏自己的尊严,把自己说成一个一心想着男人的女人,这自然让薛宝钗难以接受。她对哥哥很失望。想到家族后继无人,自然也很焦虑,想到自己的努力可能会成为一场空,想到自己未来的命运,她能不哭一夜吗?


如果薛蟠争气,薛宝钗其实有的是机会享受青春。她可以活得风雅且浪漫,可以有更多闲情逸趣去观花,去扑蝶,去吟诗,去向往“诗和远方”。可是薛宝钗却因为薛蟠不能体贴母亲,不能为家族做出贡献,只能把更多的经历放在实际的事务上,让自己成为一个相当务实而冷静的人。


可是一个再冷静的人,也会有情绪,会有弱点,会有内心深处最柔软,最敏感的地方。


稳重的薛宝钗在《红楼梦》里只经历过两次大的情绪波动,而这两次都和薛蟠有关。


可见,薛蟠带给薛宝钗的烦恼有多少了。

薛宝钗的司马牛之叹

不过,薛宝钗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哥哥,始终在尽一个做妹妹的本分。


薛蟠被柳湘莲打了一顿之后,想要报仇,薛姨妈也同意。薛宝钗从维护家族名声的角度出发,劝住了母亲。她这样做,让薛蟠不至于把祸越闯越大。


之后,薛蟠觉得无脸见人,希望出门游历。不放心且不舍得的薛姨妈不同意,薛宝钗对母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母亲同意薛蟠出门。


其实,薛宝钗的意思很简单,让母亲抱着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这件事,不要过于担忧。她劝慰母亲,哥哥出门在外,没有家族的势力可以倚靠,不见得会闯祸。而且,就算薛蟠没有长进,也比一辈子闲在家里吃喝玩乐强。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精明沉稳,成熟理性的妹妹,薛蟠会不会早就把薛家败了,或者因为闯了大祸而锒铛入狱了呢?


薛蟠把夏金桂娶进门之后,又看上了夏金桂身边的宝蟾。这样一来,就给了夏金桂陷害香菱的机会。香菱被夏金桂嫉恨,被薛蟠冤枉,备受折磨。此时,薛姨妈甚至要卖掉香菱。


关键时刻,还是薛宝钗出面,解救了香菱。其实,薛宝钗不仅救了香菱,也让嫂子、哥哥和母亲不至于造孽太多,让薛家不至于积累更多的罪恶。


薛宝钗这个妹妹为了哥哥没少操心,也没少伤心。薛蟠作为一个哥哥,不仅没有成为妹妹温暖的依靠,却让妹妹感到为难,甚至感到心酸。作为哥哥,薛蟠是不合格的。


其实,薛蟠也关心过自己的妹妹,“冷香丸”的制作薛蟠有出力,第二十五回里薛蟠担心妹妹被人瞧见,第三十五回里薛蟠想着要帮妹妹置办新衣服,炸一炸金锁,只不过薛宝钗觉得没必要。


可是,薛蟠还是带给了薛宝钗太多的困扰,甚至薛宝钗“金簪雪里埋”的结局恐怕也和薛蟠有关。


其实,贾探春的弟弟贾环也让姐姐很不满,甚至想要和他划清界限。


在《红楼梦》里,同父同母的情况下,儿子往往不如女儿。尤其是薛宝钗这个女儿,是母亲的开心果,是母亲的小棉袄,是母亲的智囊。


薛家在失去薛宝钗的父亲之后,是靠着薛宝钗的辛苦经营才不至于彻底败落。薛蟠对于薛家来说,不仅不能起到正面的作用,反而是薛家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毕竟,薛蟠骨子里就是不安分的,是一个目无法纪,任性妄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和深明大义的妹妹比,薛蟠这个哥哥判若云泥。

薛宝钗的司马牛之叹

一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薛蟠没有成长为妹妹那样优秀的人。为什么呢?因为他是男性,是“泥做的骨肉”。


薛蟠被母亲溺爱,又觉得自己有特权,又和社会上一群贪图享乐的纨绔子弟一起厮混,就这样,成了一个败家子。


有这样一个败家的哥哥,薛宝钗的任何努力都有可能付诸东流。可是,她只是一个妹妹,在那个长幼有序的时代,她并没有管教哥哥的权力,她没办法改变哥哥。


薛宝钗内心的忧虑你能感同身受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司马牛之叹   司马   红楼梦   姨妈   忧虑   羡慕   情绪   哥哥   烦恼   母亲   妹妹   家族   兄弟   自然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