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风,是尊重他人


好的家风,是尊重他人

在《红楼梦》第二回,借由贾雨村之口,道出了贾府的富贵之极:

“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

在贾府这样富贵、仕宦、诗礼之家,是如何对待府里的服侍他们的人?

先来看宝玉的丫鬟袭人。第十九回,袭人被接回家吃年茶。袭人的母亲和哥哥有意赎她回去,一家团圆,但袭人执意不肯。

好的家风,是尊重他人

袭人年幼时家境艰难,家里人把袭人卖了,换回几两银子,维持生计。后来家里状况渐渐改善,便想找个机会把袭人接回家。

“原是卖倒的死契。”

“卖倒”就是不能更改,“死契”指的是不能赎身。当然,也有例外。就是如果主人家同意,也是有商量的余地。袭人的母亲和哥哥看准了“贾宅是慈善宽厚之家”,打算去“求一求”,或许贾府就答应了。


只可惜,这个如意算盘打错了。袭人有自己的打算,她不愿离开贾府,她是贾宝玉的通房丫鬟,认定了宝玉,坚决拒绝。

“贾府中从不曾作践下人,只有恩多威少。且凡老少房中所有亲侍的女孩子们,更比待家下众人不同,平常寒薄人家的小姐,也不能那样尊重的。”

从袭人的话可以听出,她虽然是一个丫鬟,但在贾府的生活过得还是挺不错的:

“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

宝玉对待身边伺候他的人,自然是好上加好。平时除了“姐姐”叫个不停,有好吃的要留着。在宁国府吃早饭,宝玉想着豆腐皮的包子是晴雯爱吃的,便找个理由要来给晴雯;亲姐姐贾元春疼爱宝玉,省亲回去后赐给他糖蒸酥酪,宝玉要给袭人的。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周瑞家的说王熙凤样样都好,就是“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当然,无规矩不成方圆。王熙凤年轻,管理着几百口人,有时严厉些,也能起到震慑作用。而在雷厉风行的王熙凤身上,也能看到以礼待人的一面。

好的家风,是尊重他人

第十六回,王熙凤命人摆好酒馔,刚好贾琏的乳母赵嬷嬷来了,贾琏和凤姐赶紧让赵嬷嬷到炕上去,赵嬷嬷顾及身份,只肯坐在脚踏上,贾琏拣两盘肴馔给赵嬷嬷,王熙凤细心,担心赵嬷嬷年老牙齿嚼不动,又是让平儿去拿来一碗火腿炖肘子,又让赵嬷嬷喝贾琏带来的惠泉酒。


赵嬷嬷原本想让贾琏帮她的两个儿子谋差事,贾琏虽然口头上应允了,但迟迟不见动静,赵嬷嬷只好来求王熙凤。王熙凤一口答应,还把赵嬷嬷哄得高兴得“乐了,再吃一杯好酒”。



在贾府,贾母德高望重,是绝对的主心骨。贾母的所作所为,小辈们看在眼里,我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在这个方面,贾母倒是起了个很好的头。第四十三回,贾母要给王熙凤办生日宴会:

“贾母忙命拿几个小杌子来,给赖大母亲等几个高年有体面的妈妈坐了。”

好的家风,是尊重他人

“贾府风俗,年高伏侍过父母的家人,比年轻的主子还有体面。”

这是贾府一贯的做法,年龄大的、伺候过长辈的,比那些年轻一辈的主子,更受重视。赖大的母亲和几个老妈妈是服侍过长辈的,可以坐下来的,而尤氏和王熙凤等只能站着。



贾府的优越的条件自然也吸引了不少想要进入贾府的人。厨役的女儿五儿就是其中的一个,宝玉的丫鬟差轻人多,且又闻得宝玉将来都要放他们。


五儿盘算:除了月钱,便是请大夫吃药,也省了家里的钱,于是费尽心思请芳官帮忙。后来,因送茯苓霜引发一系列事情,五儿气病,未能如愿。

好的家风,是尊重他人

你如何待人,别人是看在眼里的。


越是富贵阶层,越是有修养之人,越是懂得尊重他人,以礼待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刘姥姥   诗礼之家   死契   宝玉   月钱   富贵   家风   嬷嬷   丫鬟   主子   下人   体面   长辈   家里   母亲   年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