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写到:“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鲁迅的眼光是独到的。贾宝玉是《红楼梦》里最早体验到人生悲剧性的人。

贾宝玉第一次体验到人生的悲剧性,是秦可卿的去世。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秦可卿对于贾宝玉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人。在秦可卿的卧房里,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那里,他看到了“薄命司”里的判词和画册,听到了《红楼梦》十四支曲,喝了“群芳髓”、“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杯”,还和表字“兼美”的可卿有了云雨之情。


秦可卿的去世,让贾宝玉吐出了一口血。痛彻心扉的痛才会让人吐出血来。


秦钟和智能儿的爱情终成悲剧,秦钟也撒手人寰,更让贾宝玉感觉到生命的无常。


因此,贾宝玉对于贾元春省亲这件对于贾府的泼天喜事都感到无所谓,他一心只是沉浸在悲伤当中。


就算在元宵节当天,贾宝玉也没有融入节日的气氛中。皇恩浩荡,元妃省亲对于贾宝玉来说毫无意义。他奉元妃的命写了三首诗,这三首诗里没有一句颂圣的诗句。


林黛玉都知道写“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和“盛世无饥馁,何需耕织忙”这样歌功颂德的句子。可是,贾宝玉的笔下只有“莫摇清碎影,好梦初昼长”、“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这样的句子。贾宝玉的诗完全不合时宜。


对于自己所承受的痛苦,贾宝玉并非很在意。


弟弟贾环烫伤了他,他帮贾环隐瞒;爸爸贾政毒打了他,他只是因为别人关心他而感动。


可是,别人的痛苦对于贾宝玉来说就不一样了。他始终把别人的痛苦放在心上,即使这份痛苦和自己没有丝毫关系。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听到林黛玉的《葬花吟》,他反复推演,从林黛玉的花容月貌,想到薛宝钗等人,再想到大观园里的花草树木和亭台楼阁,感受到了一种难以排遣,无法解脱的悲伤。贾宝玉觉得只有“逃大造,出尘网”才能解释这种悲伤。


看到龄官在蔷薇花架下一遍遍地写着“蔷”字,他觉得这个女孩子内心深处一定有难以言表的煎熬,恨不得自己可以替她分担。下雨了,他只顾提醒龄官避雨,却忘记了自己也在淋雨。


金钏儿的投井自尽让贾宝玉恨不得跟着金钏儿去了。王熙凤过生日那天,大家都沉浸在过生日的喜悦当中,贾宝玉却记得那天是金钏儿的生日,去祭奠她。

平儿被王熙凤打,贾宝玉不仅替贾琏和王熙凤赔罪,还让平儿在自己的房间里补妆。关键是,对于平儿周旋在贾琏和王熙凤之间的处境,贾宝玉有深刻的感受,还为她落了痛泪。


帮香菱解决了石榴裙被弄脏的尴尬局面后,贾宝玉想到香菱忘记了父母家乡,还被卖给了薛蟠这个“呆霸王”为香菱感到非常遗憾。香菱被夏金桂折磨,贾宝玉甚至“病急乱投医”去找王一帖要“疗妒汤”。


可以说,贾宝玉始终把女儿们的痛苦承担在自己身上。


可是,金钏儿香消玉殒;柳五儿被气病了;尤三姐自刎了;尤二姐吞金了;柳湘莲出家了。这一系列的悲剧让贾宝玉备受打击,甚至觉得人生的意义已经很虚无了。


于是,当林黛玉都知道替贾府算账,知道贾府有后手不接的经济危机的时候,贾宝玉却毫不在乎;当贾探春为了贾府而操心的时候,贾宝玉会劝贾探春安富尊荣。


对于自己的未来,贾宝玉说自己和姐妹们在一天算一天,死了就一了百了了。他的心态已经非常消极了。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从责任感的角度讲,贾宝玉是一个对家族事务毫无责任感的人。他只想着得过且过,只想着和姐妹们在一起。


可是,从贾宝玉自身而言,这一系列的悲剧对于他而言实在是太难以承受了。关键是,这一系列的悲剧已经让贾宝玉逐渐发现家族的腐朽本质,觉得自己的家族是一个无药可救,甚至不需要去拯救的家族。别人都渴望的家族蒸蒸日上对于贾宝玉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


因此,贾宝玉最后的“悬崖撒手”也就不难理解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宝玉   后手不接   悬崖撒手   安富尊荣   鲁迅   红楼梦   悲剧性   悲凉   句子   责任感   悲剧   悲伤   呼吸   痛苦   家族   人生   系列   华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