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变成你期待的样子?斯坦福监狱实验:逼疯一个人只需要6天

01

华生曾说: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如果你身边真的有这样的训练师,你是否愿意将自己的孩子交出去,培养成你想要的样子?

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随着教育的进步,很大一部分家长也在自我成长,慢慢地能意识到孩子是一个个体。

虽然希望孩子可以变成自己期待中的样子,但更应该尊重他自己的想法。

华生的行为主义虽然有它的片面性,但不可否认,环境对人的影响确实非同小可。

让孩子变成你期待的样子?斯坦福监狱实验:逼疯一个人只需要6天

02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验,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上世纪70年代津巴多在大学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模拟的是美国当时监狱系统的一些主要特征。

实验招募了24名心智正常身体健康的被试,将这些被试随机分成两个部分。

12个人充当警察的角色,另外12个人充当囚犯的角色。

为了尽量模拟真实监狱的环境,囚犯分别被普通人扮演的警察押送到监狱。

然后被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穿上囚服,并且右脚带着脚镣。

而津巴多和他的同事,则通过隐藏的摄像机进行观察。

为了能够让志愿者迅速地进入囚犯的角色,囚犯被关在监狱之后不能自由地行动。

每个人没有名字,只有一个编号。

充当看守的卫士,三个人一组,每组工作8个小时,三组轮换。

他们没有被进行任何培训,只是被告知:

可以做任何维持监狱秩序和法律的事情。

实验开始的「第1个晚上」,看守就在半夜吹了起床哨。

让囚犯起来排队,以验证自己的权威,是否已经树立在了囚犯志愿者的心中。

他们惩罚囚犯的时候,会命令囚犯做俯卧撑。为了增加惩罚力度,有时候还会骑在囚犯的身上。

「第2天一早」,囚犯们就开始抗议,他们用床堵住监狱门,不让看守进来。

不得不说,扮演看守的被试,在这种时候体现出了极强的管理能力和奇思妙想。

换班的看守看到之后非常的气愤,认为是前一轮的看守对囚犯过于的仁慈。

他们用灭火器喷射囚犯,扒掉囚犯的衣服,揪出带头捣乱的囚犯关禁闭,并恐吓其他的囚犯。

在此期间有一位囚犯因精神濒临崩溃,教授不得不释放他。

看守对待囚犯并没有因此而松懈,反而更加严酷。

经常不让他们休息,做各种悲切的工作,想出各种方法来惩罚他们。

有时候看守不让囚犯上厕所,只能使用屋中的小水桶,而且还不按时清洗,让各种气味充斥在厨房里。

折磨的办法层出不穷,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人类本性中最卑劣最丑陋的病态面前露了出:

看守们将囚犯当作动物一样对待,并且乐在其中。

在那些平日里,可能有极强自尊的囚犯被试,则变得卑躬屈膝。

他们只想到了顺从,想到了逃跑,想到了与看守的对抗。

双方似乎都忘掉了自己的个人角色,太过于入戏了。

最终实验还是在「第6天」被终止。

让孩子变成你期待的样子?斯坦福监狱实验:逼疯一个人只需要6天

03

不考虑伦理,斯坦福监狱实验在心理学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我们不禁反思:

从来没有做过狱警的学生,为什么身份一变,就成了残暴的恶魔?

而扮演囚犯的志愿者们,则成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模样?

虽然游戏最后没有按既定时间进行,但是结论却已经很明显:

在极端的环境下人会被彻底地改变,甚至被逼疯.....

所以说,我们不要轻易地挑战人性,也不要怀疑他人会做出灭绝人性的事情。

本质上都是普通人的我们,受到角色的影响,难免会做出什么反常的事情。

尤其当我们掌握了足够大的权力之后,我们的善良与良知可能就由此磨灭,个人身份也就会随时磨灭了。

不放弃善良与良知,才是我们真正拥有自我的最好办法。

让孩子变成你期待的样子?斯坦福监狱实验:逼疯一个人只需要6天

回到主题,极端的环境确实可以改变一个人,但也会给人的心理带来重创。

强行让孩子变成自己期待的样子,或许可以实现,但心理部分的伤害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治愈。

所以,我们应该反思,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而不是过多地去干预和强迫,甚至任其在环境中自生自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斯坦福   监狱   样子   囚犯   良知   普通人   志愿者   善良   确实   角色   衣服   事情   期待   孩子   环境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