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错事,这招比批评更管用!许多家长不知道

当代社会节奏变快,也使得许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焦虑起来。

担心孩子学习成绩跟不上,考不上好大学。

担心孩子没有特长,错过许多好机会。

担心社会环境比如互联网对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使他道德败坏。

……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要操心的事。

越想越焦虑,越焦虑越不知道遇到事该怎么教育孩子才正确。

于是许多家长使用了老一辈常用的教育方式——棍棒教育。

“不打不成材”成为了许多家长的教育方式。

孩子做错事,这招比批评更管用!许多家长不知道

从心理学上来说,其实这个教育方式是有缺陷且收效甚微的。

这一观点是受到了科学研究支持的。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

斯金纳设计了一个“斯金纳箱”,通过小白鼠在“斯金纳箱”里的表现进行研究。

这一研究内容主要是操作条件反射,也叫工具性条件反射,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

具体过程主要是在“斯金纳箱”中装一个按键,当白鼠在里面乱窜碰到这个按键时,箱子里就会掉进了一块食物。

久而久之,白鼠就学会了通过按钮获取食物。

因此斯金纳提出,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会增加。

在实验中,强化刺激就是食物。

孩子做错事,这招比批评更管用!许多家长不知道

这个实验给了教育心理学极大的启示。

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应当给予一些“刺激物”。

比如他想要的玩具、食物等等。

这样孩子在做了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时得到他喜欢的东西,他就会再次去做这件事

而斯金纳也因实验提出了强化的概念。

他认为强化就是某一事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

因此提出了强化的四种类型。

1、正强化:给孩子一些奖励,比如说孩子帮妈妈分担了家务的时候奖励给她喜欢的糖果、玩具等。

2、负强化:拿走一样孩子不喜欢的事物作为奖励,比如说孩子今天学校得到了表扬,就可以不做他不喜欢做的家务。

3、正惩罚:当孩子犯错时,就给予处罚。许多家长用的就是这个方法,做错事了就把孩子打一顿。

4、负惩罚:去掉一个孩子喜欢的活动,这个活动是平时就有的,比如说往常在规定时间内写完作业就可以看电视,但是当天孩子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那么那天就不能再看电视了。

值得一提的趣闻是,斯金纳根据自己的心理学理论设计了一个“育婴箱”,把自己的女儿放了进去。

最后这个女儿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画家。

孩子做错事,这招比批评更管用!许多家长不知道

现代心理学观点中对于斯金纳提出的理论也有所修改和完善。

总结下来,也就是教育孩子的四种方法。

一是孩子表现好时给孩子奖励和肯定

二是孩子表现好时家长撤销掉原本要给的惩罚或者孩子不喜欢的东西。

三是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时候给他一个教训,一般会通过打骂或者身体上的惩罚施行。

四是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时候把本来有的固定的好处拿走。

但无论如何,这其中除了第三条以外的方法,对于教育孩子来说是更为管用的。

不信你想想,你小时候被打了,是会想着“下次不做了”还是“下次做这个事不能被爸妈发现呢”?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教育的同时,不要忘记用正确而科学的方法

一味的批评和惩罚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只会适得其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通过欺骗等其他不良行为来逃避家长的惩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白鼠   家长   孩子   作业   条件反射   管用   焦虑   家务   按键   教育孩子   不良行为   批评   担心   食物   方式   方法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