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为什么中医专家教授多了,而能治病的中医却少了?

很多人说现在医院的中医都已经不是中医了,他们胸前挂着中医师的牌子,诊脉留于形式,手指放在患者手腕上,不到两分钟,脉诊毕。诊脉需要浮、中、沉取,上下推寻,辨别脉像,体察脉势,寻六部之独,知久暂之别。安能在两分钟之内知晓分明。更有甚者,边诊脉边言它,左顾右盼,一指在寸,另两指却离开太阴按到了手厥阴经脉上。随即就开出西医检测单,让患者缴费。为什么?只因为西化的中医不需要脉诊,但还要保留中医的躯壳。这严重损害了中医的形象。有时候,病人难受,就是检查不出毛病,就告知患者:没有病。这对于西医无可非议,却损害了中医声誉。

现在为什么中医专家教授多了,而能治病的中医却少了?

著名中医郭博信先生曾发起过这样的感慨:

记得小时候,在我的前辈中,远近乡里总是有名震遐迩的老中医,他们立起沉疴的妙闻趣事,在百姓中津津乐道,可以说是不尽于耳。

那时候,各县有各县的几大名医,各省有各省的几大名医,他们如雷贯耳的名气,不是靠电视、报纸宣传出来的,也不是哪一级政府命名的,而是靠他们实际治病的神奇疗效,由百姓们口口相传、约定俗成的。

现在为什么中医专家教授多了,而能治病的中医却少了?

他们头上固然没有“教授”、“主任”、“专家”这些炫目的头衔,也没有政府给的特殊补助,多数还名不见经传,但他们确实是得其真传的纯中医。

他们哪个人有什么尽活儿,有什么特长,百姓们清楚得很,“引车卖浆者流”也不例外。那时候,百姓们找个好中医看病还是不难的,正所谓“天涯何处无芳草”。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失,老一代名医相继逝往,这样的局面也渐行渐远。现在打开电视、翻开报纸、走进医院,中医“教授”、“主任”、“专家”扑面而来。现代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不仅强大,而且手段不断翻新,真是“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现在为什么中医专家教授多了,而能治病的中医却少了?

但令人失望的是,牌子换了,疗效也换了,中医治病神奇疗效的传闻,在我耳边也越来越少,代之而起的是百姓们“现在找个好中医太难了”无奈的“一声叹息”。

现在不用说找个过往那样的名中医了,就是找个不开化验单、检验单、认认真真号脉按照中医思维看病的所谓纯中医,也尽非易事。

2005年,澳大利亚大使馆参赞助理杰森女儿的慢性湿疹经我治愈,感激之余他邀我往澳大利亚看病,我说:“不行啊,我不懂英语。”

哪知听了这话,他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你错了,我们澳大利亚人专找不懂英语的中医看病,我们以为这样的人才是正宗中医!”这话让我吃了一惊。

第二年底,当我踏上了澳大利亚的土地的时候,似乎是明白了点什么。

现在为什么中医专家教授多了,而能治病的中医却少了?

那一天,我在某大学中医系与同学们一起座谈,得知他们教学模式完全是照搬我们的,即中西均有,他们毕业后同样存在就业难的题目,甚至连实习的地方也找不到。

可谁都知道,澳大利亚中医诊所是很多的,怎么能找不到实习的地方呢?我带着这个题目请教澳大利亚中医针灸学会秘书长刘炽京,他说:他们(指中医大学毕业生)什么都不会,所以我们的诊所拒绝他们来实习!

我们知道,澳大利亚是全球除中国以外第一个承认中医中药的国家,是较早给予中医药较高地位的西方国家。

他们中医诊所的中医大夫只准开中药,不准开西药,他们都成了纯中医了。无怪乎我只讲了点传统中医思维用药的经验,他们听后居然惊呼:“这回是真中医来了!”

往事如烟,小时候我亲身感受的中医风采已成了远远的回忆。而今天,我开始从外国同行那里听到了“真中医”这个称呼,从我接触的洋人那里又得知“正宗中医”这个词。

现在为什么中医专家教授多了,而能治病的中医却少了?

老中医李可:整个对中医的认识是被割裂了,这是体制方面的最大弊病,就是全盘西化——外国人怎么做了我们也怎么做,可是外国人做那是西医的东西啊,你把它框在中医身上那完全不适用啊!我们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去向短短几百年的西方国家靠近。如果他是真理,那当然我们可以靠近,他完全是右的东西,我们还非要框到他们的框子里,去研究我们的中医,实际上这个路子的最后结果就是消灭中医,只能是这么一个结果。民间可能还有坚持中医的人,就是从这个正规大学里面,系统培养出来的一代人,不敢期待喽。因为现在完全是按照西方的模式来办中医学校啊,理论和临床都分开——讲课的就是教授,哇啦哇啦,讲就行了,你给他个病人他也不会看;临床呢,又是另外一套。西医是这样教育的,但是中医用这个方法那绝对失败!

现在为什么中医专家教授多了,而能治病的中医却少了?

李洪渊:中医的经典是一棵有生命力的大树,而现代学院里的中医教材只是从这棵树上取下的枯枝。堆积再多,如果没有中医的灵魂,在临床上就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这就是现代中医教育失败的根源所在。我本人从事了十多年中医教学管理和临床教学管理,看到99%的中医学生一直到毕业都掌握不了辨证论治,而扭转这一危局要给予一个明确的方向。

著名老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裘沛然教授毫不客气地指出:“现在中医院校的老师和学生对中医没有信心,就是因为没有学好中医,对中医学的精髓一无所知。其实,西医治不好的病,中医治好的很多。中医教育落到今天这样一个局面,实际上是自己不争气。本来,中医院校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高级中医师,最低要求是培养出合格的中医师。可是现在,中医院校培养不出来合格的中医,培养出来的中医简直就是废品,连庸医的水平都达不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引车卖浆   中医   教授   中医师   澳大利亚   教学管理   西医   英语   名医   诊所   疗效   正宗   患者   院校   百姓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