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健康中国”:必须限制西医发展,鼓励中医发展

一场新冠疫情,彻底暴露了西医治病的局限性和缺陷性。西医治疗新冠,动不动花费几十万,而治愈出院率却只有百分之十几。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出院的百分之十几,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后遗症,比如很可怕的股骨头坏死症,真是让人情何以堪!

而中医治新冠,一天只花一百块钱左右,而治愈出院率却是99.78%,而且还没有什么后遗症。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其实西医不仅仅在治疗新冠方面是“无能”的,就是在治疗各种慢性病方面也是不理想的。比如糖尿病的治疗,西医只看到了血糖高,于是采用降的方法。

建设“健康中国”:必须限制西医发展,鼓励中医发展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有个“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糖作为人体物质的一种能量,既没有转化也没有消耗,只是采用降的方法,那人体的糖还是不会消失,那么这些糖降到哪里去了?当然是降到脚上去了!所以凡是吃降糖药吃的时间长了的,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比如糖尿病病足,有的脚部糜烂,有的不得不截肢!西医自称为“科学”,可他们的治病方法却违反了最基本的科学常识!

建设“健康中国”:必须限制西医发展,鼓励中医发展

再比如说他们的手术治疗,还有放疗和化疗,经过他们的这些“折腾”,病人大多是正气虚弱,免疫力低下,有的甚至体力不支,不能坚持完他们规定的治疗步骤!我们来想一想,一个好好的棒小伙子,经过几次放化疗之后也会精神萎靡,况且是一个病人,经过这些治病的规定动作之后不死那也得脱成皮!当西医看到病人体力不支的时候,自己没有办法了,于是说让中医调调吧,这样还得中医给他们擦屁股!

西医进入中国,让国人病越来越复杂,病越治越多。常常听那些上了年纪老前辈说:我们那时候吃得没你们现在这么好,穿的也没你们现在这么好,走路只有靠双脚不像现在还有车,看病吃药的也都是中草药,但是却很少有什么疾病发生,你们现在条件好了,但是疾病也这么多!就连我们的党报《人民日报》也发出了《病人为何越治越多》的怒批!

建设“健康中国”:必须限制西医发展,鼓励中医发展

西医的治病理论确实和中医相差很多,西医只看到疾病的表象,而中医看到的则是表象背后的病因,这正如我发表在头条里的文章《西医进入中国后不是让中国人长寿了,而是让中国人短寿了》一样。美国医学博士斯全德在《 别让不懂营养学的医生害了你 》一书中指出:医药只能缓解你的病痛,但不能保证你的健康,自己救自己吧!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50%的慢性病与医药的过度治疗有关;50%以上的手术对人体利少而弊多;30%的癌症与长期服用西药有关;每年因感冒发烧接受输液治疗而导致死亡的人数,中国有4万多人,全世界有20多万人,因此而导致过敏者达100多万人,因此而损害肝肾者达数十万人。因此,国外有人得出的一条经验是:不去看病等死,常去看病找死!

瑞士学者汉鲁士调查了以色列、哥伦比亚、英国和美国的加州,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在医生罢工期间,当地总死亡人数就减少50%,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医药的治疗,有一半的病人就不会死去。类似的数据,在英国权威的医学杂志——《柳叶刀》上也曾有披露。但人们对这些问题已司空见惯,虽然有人已经指出其症结何在,但都苦于不知道出路在何方?

建设“健康中国”:必须限制西医发展,鼓励中医发展

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美国医学博士巴特曼说过:你要是翻阅医学教科书,就会读到上千页的空话,只要涉及到疾病的原因,结论都如出一辙——“本病原因不明”。由于西医不知道疾病的本质原因,仅仅依赖西药和手术治疗结果而不治理原因。因此,尽管医学在不断发展,新药在不断研制------但是:患病人数还是在急剧增多,新的病种还是在不断涌现,癌症的高发年龄组还是在不断提前,老年性疾病还是在不断“年轻化”,药源性疾病还是在急剧增多,亚健康人群还是在急剧扩大!时至今日,人类开始认识到仅仅依靠西药和手术治疗疾病,不但不能使人类摆脱疾病的困扰,反而会导致疾病越治越多!

而中医在预防与治疗疾病方面却有西医不可比及的独特优势。“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建设“健康中国”:必须限制西医发展,鼓励中医发展

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口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治未病重在防,防未病与治未病殊词同旨,诗人陈志岁《病中窥镜》云:“偶对玻璃镜,床头漫想思。颜貌瞒人老,腰肢管自衰。至防防未病,精补补初亏。窃珍宾世体,须竟我为为。”(《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

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

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类经》注释“此承前篇而言圣人‘预防’之道”。

《灵枢·逆顺篇》:“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建设“健康中国”:必须限制西医发展,鼓励中医发展

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如《刺热篇》:“肾热病者,顾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脏气热于内,必先见于色,病虽未发,见其色而即刺之,名曰治未病。”

《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

《集注》:“萌芽,始发,见其洒淅动形而即治之,不使有伤三部九候之气。”

建设“健康中国”:必须限制西医发展,鼓励中医发展

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难经·七十七难》:“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相同语句又见《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首“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根据五脏(五行)之间生理、病理相关原理,从整体出发,预测原发脏的病变发展趋势,采取非针对“现脏病”的“隔二、隔三脏”预防性治疗,防止继发脏病的产生,杜绝疾病发展和传变。

中医将治未病作为奠定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倡导惜生命,重养生,防患于未然。养生的内涵是延长生命时限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西医   黄帝内经   中医   素问   集注   美国   西药   急剧   圣人   后遗症   中国   病人   疾病   原因   医学   方法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