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墙内开花墙外香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公开发布,其中,医疗卫生领域有一条特别醒目“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这里第一次把“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把“坚持中西医并重”上升为国家政策。国家这一政策的走向不仅反映了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还说明了中医的良好疗效,也预示着中医在“健康中国”中应担负的重大责任。

但是现实生活中老百姓对中医却不认可,我们国人看病早已习惯了“三素一汤”。所谓的三素一汤指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联合,加入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给药。“三素一汤”已经成为不少医院治病的“常方”,其后果就是造成细菌耐药,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并且国人的体质越来越差。

中医:墙内开花墙外香

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一些中医院及一些所谓的中医,现在“挂中医之牌,行西医之实”已成为部分中医院的真实写照,中医院热衷采购“高大上”的检查设备。一些中医也早已忘记了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望、闻、问、切”的中医诊断方法,看见病人二话不说,大笔一挥,给患者开出各种检查单……给病人所吃的药物也是中西夹杂,中西药都有,还对其美其名曰这是“中医的现代化”,是“中西医结合”,这样的结果是,“中西医结合”由貌合神离演变为西医一家独大、洋医洋药最终占据了中国医药市场大半江山。而中医则岌岌可危,面临灭顶之灾……

中医:墙内开花墙外香

在这种趋势下,老百姓也都不相信中医了,有了病都往西医院跑,有的还认为中医不科学,应当取缔。与国内中医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国外,那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据不完全统计,欧洲目前受过培训的中医药人员约有10万余名。其中在职的约占60%,中医药诊疗机构有1万多所,大部分以针灸为主,有30%-40%的诊所兼用中药及其制品;中医教学机构300多所,每年将向各国输送5000多名中医药人员。中药产品进口批发商500多家,即使在仅有1500万人口的荷兰,中医药人员也达4000多人,拥有1500多家诊所。德国现有针灸医师20000多名,Kortzting中医院预约病号要等半年之久,全部费用由保险公司报销。德国有三分之一的西药房销售中药,500多家西医医院设有中医门诊部。英国中医诊所现有3000多家,其中在伦敦就有1000多家。针灸医师7000多名,大小中药供应商40余家。中医药业在英国拥有的总资产约为1到1.5亿英镑,已成为在英华人除餐饮业之外最大的产业。瑞士政府从1999年3月开始将中医、中药、针灸的费用纳入国民医疗保险之中。比利时已把针灸纳入正规医学。意大利不少医院设有中医门诊部,全国草药店均能见到中草药和中成药。挪威已成立官方的中医药工作小组,加快了对中医药的发展。目前在欧洲主要的中医药团体有“全欧洲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欧洲中药商会“和“全欧洲中医药高等教育学院联合会“等专业组织,正积极配合欧盟及各成员国对中医药立法和管理的工作。

中医:墙内开花墙外香

中国不仅有严谨的中医理论科学,更是中草药的发源地,可是让人伤心的是今天中国大陆拿到的份额,只是世界草药销量的2%,日本则以90%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第一把交椅。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则占5%-7%。曾获得日本医师会授予“最高功勋奖”的日本医学权威大冢敬节,1980年去世前,曾叮嘱弟子:“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不幸言中。在日本,超市药店中卖得最火的,莫过于汉方药,甚至中国游客来此都会大买特买,带回去分赠亲友。我国古方“六神丸”,日本拿去改造后,开发出“救心丹”,曾一度风靡全球,被誉为“救命神药”,年销售额1亿多美元。日本老牌的汉方药“正露丸”,也已经返销中国。在向中国申请中药专利的国家里,以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最热衷。2006年底,葡萄牙国立波尔图大学正式开设中医专业,并招收了首批27名学生。来中国研读自然科学的外国留学生中,学习中医药的人数位居第一。

中医:墙内开花墙外香

中草药在西医极度发达的美国也很有基础,很受欢迎。湖南中医学院一位副教授陈勇,将自己在美国的考察,写成了《美国市场中草药的热销,对我国的中草药研究的反思与建议》一文,这篇从大洋彼岸寄来的文章,正放在记者案头。他在文中谈道:“1994年美国已经通过一条法规,中草药这样的补充品,不经FDA批准,就可以直接进入美国市场,在有机食品专卖店销售。看见美国有机食品专门店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中草药制剂,真是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中草药制剂在美国这么受欢迎,中医药发展有望。惭愧的是在琳琅满目的中草药制剂中,没有一种是中国制造的产品。”今年4月份,陈勇的小外甥女被诊断为鼻内有炎症,西药用抗生素。他女儿拒绝了,去有机食品专卖店买了一支德国生产的纯中药喷剂,一喷见效,清鼻涕立刻不流了。婴儿使用尿不湿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很容易患尿布炎。将美国加州宝宝公司生产的一种纯中药软膏抹上去,10分钟内红色炎症就会消失。

中医:墙内开花墙外香

中医的疗效那更是有目共睹的,也是更有说服力的,这一点我们从胡适及梁启超这二人一正一反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来。1920年夏天,胡适经常患病,被西医判为“无法挽救,速备后事”。友人建议请中医医治,胡适称:“中医之学不是‘赛先生’,不足信也。”但为救命,只好勉强应允,遂请中医陆仲安诊治。结果吃了三个月的药后,病就好了。可是梁启超就没有这样幸运了,1926年,梁启超患尿血病,到北京一家著名西医院治疗。医生诊断说是肾脏的毛病,需肾切除。一朋友认为不必割肾,劝服中药,但他坚信西医。结果,在右肾被切除之后,病情仍无好转。医生又诊断说病因在牙。但拔掉七颗牙齿之后,病情依旧。在明知自己被误诊误治后,他怕因此影响西医在华的声誉,带病撰文要国人不要因为个别事故而全面否定西医的科学性,私下里对家人说:“这回手术的确可以不必用。”

中医:墙内开花墙外香

中医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这种现状真是让人反思!早在1949年,共产党大局已定时,苏共代表米高扬来到西柏坡。尽管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品尝着汾酒和红烧鱼,堪称美食家的米高扬赞不绝口。毛泽东笑道:“我相信,一个中药,一个中国菜,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这番评价,他在1953年又再次重提。

真的期望我们国人改变一下思维,用新的眼光来重新看中医;真的期望当国外派来一批批人来中国学习中医药的时候,我们不再为中医是否科学争得面红耳赤,如果我们能把时间和精力专注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上,以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它,其实最终受益的会是我们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胡适   门诊部   中医   欧洲   德国   西医   日本   中医院   中草药   美国   针灸   中医药   中国   中药   医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