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血压病常用方,依据体质辩证运用

【凉肝汤】

百合、生地黄、菊花、草决明、夏枯草、白芍,桑寄生每曰1剂,水煎服。

本方凉肝滋阴、息风止眩。用于阴虚阳亢,证见头晕胀痛,每因劳累或情绪波动而加重,偶有心悸、耳鸣等。方中以夏枯草、草决明、菊花清肝凉肝;百合、生地黄、白芍、桑寄生滋补肾阴。

清代叶天士认为眩晕乃“肝胆之风阳上冒”所致,并主张“火盛者宜清泄上焦窍络之热;下虚者宜从肝治,补肾滋肝、育阴潜阳,镇摄之治是也。”本病病程较长,缠绵不愈,多虚实并见。治疗常用凉肝药与滋肾药合用,既可清上焦窍络之热,又可滋肝肾之阴,将清解与补法熔为一炉,甚为治疗高血压病之良方,尤其夏季高血压病为适宜。

夏季高血压病常用方,依据体质辩证运用


【桑夏汤】

桑寄生、夏枯草、酸枣仁,川芎、牛膝、山楂、地龙。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活血通络,降压止逆。方中桑寄生味苦性平,入肝肾经,质厚而柔,不寒不热,为补肝肾之要药。夏枯草苦寒泄热,辛寒散结,长子疏泄肝胆之郁火,畅行气机之运行,能清肝热降血压;牛膝苦酸性平,入肝、肾经;地龙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川芎、山楂扩张外周血管而有明显而持久的降压作用。

【莶草汤】

豨莶草,夏枯草天麻,葛根,石决明,丹参,生龙骨,夜交藤。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清肝散热、活血安神。方中豨莶草袪风通络,清肝热;夏枯草、天麻、石决明清肝散结、明目;丹参、葛根活血化瘀,龙骨、夜交藤潜阳安神。据药理研究表明;豨莶草、石决明、天麻、葛根、夏枯草、丹参有扩张外周血管及明显的降压作用。


夏季高血压病常用方,依据体质辩证运用


【凉肝通络汤】

牡丹皮,地龙,栀子,白芍,牛膝,石决明。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清热活血,平肝降压,用于高血压病。本方重牡丹皮、地龙剂量,牡丹皮苦寒,能清热凉血,具辛散之性,可行血化瘀,其气又清香,可透达入里而清热化滞,善透阴分之伏火,能入心、肝、肾,清君火、凉肝热、泻相火,并化诸脏之瘀血。地龙咸寒,主入肝经,能清热平肝,尤其有通利经络的切效,擅治血滞经络,热盛动风之证。牡丹皮和地龙配伍,清通为用,清凉为功、平化共施,增加清热平肝、通利化瘀之力。


【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车前子,泽泻,生地黄,夏枯草,海藻,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清肝泄火、滋肾养阴。用于头晕、头痛、颈部不适的高血压病。本方龙胆泻肝汤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用。本方包括一是以龙胆草、黄芩、栀子苦寒直折凊肝热,袪邪治标;二是以生地黄、当归滋阴补肝以制火,柴胡疏畅肝气治郁火的扶正固本。方中加夏枯草以加强清泄肝热之力,加牛膝以加强滋补肝肾,同时引血下行,地龙以平肝通络。


夏季高血压病常用方,依据体质辩证运用


【天麻定眩汤】

生地黄,天麻、菊花,夏枯草,白蒺藜、牛膝、钩藤,甘草。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养阴平肝,降压止逆。高血压病多为肝肾两脏病变引起肝阴虚所致,阴不敛阳,浮阳上越;肝肾功能紊乱,影响脾胃运化;痰湿内生阻滞中焦,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病久入络,阻滞气机,血行不畅。方中以生地黄、天麻平肝、滋阴潜阳以治本;石决明平肝息风;白蒺藜清热平肝,凉血安神;夏枯草、菊花清肝火、平肝阳、益阴补亏。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具有养阴平肝、降血压之功效,夏季高血压病尤为适宜。


【罗布麻复合荼】

罗布麻,银杏叶,山楂,菊花,绿茶。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清肝明曰,疏风散热。方中重用苦、微寒的罗布麻,清热、平肝、息风、有利尿、降压等作用。银杏叶淡苦、平,其所含银杏黄酮有降血脂及扩血管作用,可改善心脑缺血状态,生山楂甘、酸、温,有消食化滞、散瘀止痛之功效,其实验证实山楂可使血管扩张,冠状动脉血流增加,血压下降。菊花苦、凉,凊肝明目,疏风散热,轻清上达。诸药合用,具有平上浮之肝阳,凊泻肝火,通经络之瘀血。


夏季高血压病常用方,依据体质辩证运用


【黄连解毒降压汤】

黄连、泽泻各,黄芩、黄柏、大黄(后入)、桅子,半边莲。每曰1剂,水煎服。

本方清热解毒、泄火降压。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心悸、失眠等证。方中以黄连泻火解毒、清心肝之火,为主药;黄芩、黄柏清热解毒为辅药;大黄、泽泻、半边莲、栀子清热解毒、排毒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清解热毒,并使热毒从二便而出。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上述诸药均有不同的降压作用,其中大黄、黄芩、泽泻亦有降脂作用,或有不同的降糖、改善血流变作用。故临床表明,运用本方不仅有明显的降压了疗效,而且能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糖代谢和脂代谢,改善血流变,从而可预防或减少由高血压引发的管病和心血管病的发生适宜于三高证患者。微信搜索 行之医话 公众号关注更多秘验方

【加味当归芍药散】

夏季高血压病常用方,依据体质辩证运用

当归,芍药,川芎,白术,茯苓,泽泻,丹参,山楂,何首乌。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活血化瘀,通络降压。用于肝火上亢之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失眠”等范畴,其病变脏腑以肝为重心,其标多责之于风火、痰、瘀,治疗多以平肝潜阳、平肝益肾、袪风化痰等。而本病初期多表现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病久则多及于脾,导致脾虚失和,水湿停滞。湿滞则更碍血行,土不培木,脾胃清阳之气不升,肝气升发条达受抑,加重了肝气郁滞。所以宜疏肝解郁,祛湿化瘀。方中当归、白芍、川芎以养血柔肝,能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黏度;白术、茯苓、泽泻健脾利湿,补中寓泻,具有祛湿而不伤阴。丹参、山楂、何首乌养血柔肝,活血化瘀。诸药合用,湿去瘀化,通络降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高血压   地龙   葛根   石决明   桑寄生   生地黄   牡丹皮   夏枯草   泽泻   牛膝   白芍   川芎   丹参   天麻   山楂   体质   夏季   常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