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荔在寂寞中生长

刘悦

了解薜荔,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正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送瘟神》。

诗人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一类人,因为他们可以同时过着很多不同类型的人生,在困惑中寻求欢乐。

在中国古代的诗中,经常会看到他们遭受到贬谪,或者是人生中遭遇了非常大的苦难。而这些苦难在我们看来是非常可惜的事情,但是也有无数的人评价,说这种苦难让他们的诗歌从一个等级升高为另一个等级。那么苦难,是否存在必要性?诗人遭受的这些苦难是创作的动力源泉吗?

很多人会觉得诗人很有魅力,很乐观,因此爱上他的作品和甚至流派。雪莱认为“诗人是一只夜莺,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歌喉来慰藉自己的寂寞”。苦难,谁都不愿意提起,因为它太沉重,沉重得让人无法面对,然而我们终究要面对。“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道伤,那是天塌下来的地方。”每个人的苦难都来自于这道伤,这道伤化脓、结疤,然后再一次化脓、结疤,周而复始,永不停息。苦难是一种感知,将现实的伤痛内化于心灵,上达于灵魂。诗人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身份,他们在一条孤独而又狭窄的道路上独自前行……

薜荔是一种植物又称木莲,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它长得和无花果一样,里边的种子也有药用价值,可以作为水果亦可以做熟了当凉粉吃,果实富胶汁,有解暑作用。在古代常常的被文人比喻“饿鬼”。

古诗的意象,大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无形象可以描述。只是意境,意境不可说不是不说,是没法说。生活中有许多的想不到,面对未知的人生,你也许有太多太多的困惑!面对人生的困惑,我们该怎么办?

古代文人大多仕途困惑或怀才不遇,很多著名的诗人,都无一例外的拥有比常人更多的苦难,他们身处逆境之时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唐代不少禅师,原本都是精通儒道的文人学士。这就给禅僧和同样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大夫阶层、文人学士的交流结合,提供了同一层次的文化平台。禅宗的回归心灵本源,给时时被诸多烦恼困惑的文人学士,指出了随时随地可以进去的精神家园。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晚唐诗人沈彬亦有诗云“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诗中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侵,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构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轰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我们的忧郁、无聊、困惑、无奈、一切不快乐,都和我们的要求有关,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渴看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或者,太执着了,不知不觉已经执迷于某个事物上了。

每个对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的诗人,苦难作为一种精神气质,几乎涵盖了他们大部分的作品。杜甫他的人生遭遇了很多次贬谪,不断地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承受着很大困难,但是不得不说,不仅是不同地方的文化,给他的诗歌带来了,足够的新鲜感,以及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就一直在自己的诗歌中,把自己的这种感情赋予进去,慢慢的他的诗歌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感情模式,变得更好。

我们都知道写文章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代入自己的情感,苦难是一笔财富,这笔财富会转换成诗歌里的深沉和壮丽,他们不会觉的在受苦。当一篇文章又属于了一个人的灵魂,那么他所蕴含的能力就是非常巨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薜荔   惊风   文人学士   古诗   寓意   文人   意境   苦难   诗人   诗歌   困惑   生长   寂寞   地方   人生   作品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