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身体最“渴”的时节来了!学会这几招,秋冬少生病

各位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是秋分,白昼渐短夜渐长,天气也慢慢转冷了。那么,在这个新的节点,该怎么养生呢?我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秋分后养生的一些重点吧

秋分养生,关键在“润”

秋季最典型的特点,就是“燥”。干燥的空气容易伤及娇嫩的肺脏,引起口干、咽干、皮肤干等情况。另一方面,尘螨、花粉、毛屑等过敏原的“活跃”,使得鼻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也开始高发。而应对秋燥,“润”为关键。

今日秋分,身体最“渴”的时节来了!学会这几招,秋冬少生病

润燥,首先要补水

补水是对抗秋燥最简单的方法,不仅日常要多喝水补充水分,也要多注意肌肤的保湿。

其次是润肺

秋分的“燥”是凉燥,对此可适当多吃一些温润滋补的食物,如莲子、银耳等,以除燥润肺。

阳光充足的时候,记得多晒晒衣被;平时多做一做有氧运动以增强体质,积极预防感冒。比如之前发过的☞八段锦☜

今日秋分,身体最“渴”的时节来了!学会这几招,秋冬少生病

最后是护心

秋分昼夜温差大,在这一冷一热的刺激下,容易造成交叉神经兴奋,致使血压升高,加大中风、心梗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因此,在季节更替之时,老年群体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暖。


防秋冻,这3处多“捂一捂”

“春捂秋冻” 的说法大家肯定都知道。不过,提醒大家,“春捂秋冻”是相对而论的,是有条件的,年轻人、身强力壮之人,添加衣物的时候可以晚点、强度都可以稍大些;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特别是心脑血管功能不健康的老年人,则要注意分寸,不仅不能秋冻,更要防秋冻。尤其这三个地方,绝对不能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头部

中医认为,头作为人体“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秋风温度低、湿度低,猛吹额头在带走大量阳气的同时还会使寒邪入侵。这可能会导致头部血管痉挛,引起感冒、偏头痛、血栓脱落,甚至脑梗。

建议:

✦ 秋天出汗时不能自然吹干,尤其是额头出汗时,更不能见风。

✦ 早晚出门、且风大的时候,可以带个帽子,防止头部受风。

✦ 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四肢血管病的人,以及四肢不温的人和易感风寒的人,尤其要在这方面提高警惕。

今日秋分,身体最“渴”的时节来了!学会这几招,秋冬少生病

2、肚脐

在中医理论中,肚脐为神阙穴,它处于人身阴阳相交、诸气会聚之处,一旦受寒则容易伤及脾胃。而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脐周的血管丰富,但皮肤较薄、屏障功能较差,因此容易受凉而引起胃肠刺激。

建议:

✦ 如果需要早出或者晚归,随身带一件轻便的小开衫,早晚穿。

✦一些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可以采取经常在肚脐热敷的方法,驱寒助阳。

今日秋分,身体最“渴”的时节来了!学会这几招,秋冬少生病

3、脚部

中医认为,脚为人之根,人体的 12 经脉中有 6 条始于足部,这些经络运行气血、沟通表里、联络脏腑和贯穿人体上下的通路。而且,在民间也有“寒从底来”、“人老脚先老”的说法。所以脚受凉也就是整个身体都受凉。

建议:

✦ 晚上尽量都泡泡脚,解乏、安眠,还能祛寒。冬天容易手脚冰凉的人现在开始泡脚,更有助于积攒阳气。

✦ 晚上在家看电视的时候揉揉涌泉穴。涌泉穴是养生要穴,经常按按,能降压、安眠、补肾、暖脚。

今日秋分,身体最“渴”的时节来了!学会这几招,秋冬少生病


秋分吃什么?3物来进补

古语有云:秋冬进补,来年打虎。入秋进补,推荐大家3种常见食物:

1、栗子

板栗素有“秋果之王”的美称,其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等功效。

秋分时节正是栗子收获的旺季,这时的栗子最新鲜也最营养,所以最近几周,不妨根据全家人不同的身体需要,做不同的栗子餐。

今日秋分,身体最“渴”的时节来了!学会这几招,秋冬少生病

2、秋梨

秋燥之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润燥之物,水果中的梨就是代表之一。

梨子性寒,可清心降火,生津润肺,帮助缓解咽喉干涩、声音嘶哑等。另外,梨还可以通便秘、防感冒,对心血管也有一定的好处。

梨既可生食,也可蒸煮后食用。胃肠功能较弱的人,建议吃熟梨或饮梨汁,吃梨子的时候宜细嚼慢咽,以更好地让肠胃吸收。

今日秋分,身体最“渴”的时节来了!学会这几招,秋冬少生病

3、鸭肉

从中医角度来说,肉禽类食品多是温热性,而鸭肉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温不热,因此,所以秋天这种干燥易上火的季节,宜吃鸭肉进补。

鸭肉营养丰富,有健脾、益胃、生津的作用,同时也有益于咳嗽、水肿、食欲不振等。

今日秋分,身体最“渴”的时节来了!学会这几招,秋冬少生病


秋分来了,天气转凉,

朋友们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让我们健康的迎来每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秋分   身体   鸭肉   阳气   生津   脾胃   梨子   肚脐   保暖   老年人   头部   早晚   时节   秋冬   中医   人体   建议   今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