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预防风寒的侵害?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九十三。(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因於露風,乃生寒熱。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四時之氣,更傷五臟。”——《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


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原文是:“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这段话有很多名词,我给大家一一解释。第一个“因于露风,乃生寒热”。“露”就是暴露的意思,在这个地方作“触冒”解,就是触犯、冒犯的意思。“风”指的是外来邪气,也就是风气。“露风”就是感受风寒之邪,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感受风邪,而出现的恶寒发热等症状。所以叫做“因于露风,乃生寒热”。因此,这两种说法,一个是感受风寒之邪,一个是感受风邪,主要是感受风或者寒,都容易出现恶寒发热这种情况,所以这两种都合适。

张景岳在《类经•疾病类五》里注解为:“上文言风疟、风客淫气,皆未悉风之为义,故此复言之,而并及四时之邪也。因于露风者,寒邪外侵,阳气内拒,阴阳相薄,故生寒热。”张景岳对于这段话,他说需要联系前文当中的很多知识来共同理解,因为前面也说及“风疟”“风客淫气”,也会出现寒热交替、恶寒发热这种情况。讲疾病一定要讲病机。病机就是这个病的作用机理是怎么产生的,因为寒邪外侵,人体就会自动对它进行抗争,什么进行抗争?就是身体的阳气会内拒,身体的阳气会在内部抗拒寒邪的外侵。(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里边是阳气,外面是寒邪,就是体表是寒邪。阳气跟寒邪抗拒,就会出现阴阳相搏,就是阳气跟寒邪之间的一种相互的作用。就会出现恶寒发热,身体就怕冷、发热。这段话要是展开讲,其实就是一整篇的《伤寒论》。《伤寒论》重点讲的就是这个内容,尤其是太阳病篇,讲的就是外感寒邪,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因为“露风”,身体被风邪所伤而产生的恶寒发热,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如果这个人身体比较弱的话,寒气就会逐渐入侵,进入经络而出现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比如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腰椎病、骨关节炎这些情况,这就伤及经络。再往深层次伤,就是筋骨会变形,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种骨关节,尤其是身体的小关节,手腕关节和脚踝关节就会出现增生,骨质增生就会变形。这就是从经络进入筋骨,伤及筋骨。

有的寒邪通过身体的大穴,像大椎穴、命门穴,从这种穴位进入身体的脏腑,就会出现肺寒、胃寒、肾寒的情况。有的人是通过足部,脚经常站在凉的地面上,或者到了冬天穿的比较少,腿脚受凉,寒气就会随着足三阴经直接进入脏腑。

临床就会见到有一些女孩宫寒,为什么宫寒?因为她以前经常穿一些比较暴露的,或者比较薄的衣服,寒气随着后腰的命门穴进入脏腑。有的是寒邪通过足三阴经进入脏腑。进入哪个脏腑?中医叫做女子胞,现在医学叫子宫。进入这里边之后,子宫就会寒,中医把它叫做宫寒。表现是什么?就会出现痛经,每次月经来之后有血块,颜色黑,手脚冰凉,小腹凉,这就是宫寒。

其实寒气很多时候是通过外伤、外感进来的。还有一些是通过饮食生冷所导致的。通过腰部的命门穴直接进入脏腑,女性主要是子宫,男性可能就进入丹田,阳气就会虚。丹田气弱、肾阳不足,就会出现像阳痿、早泄这种情况。肾阳不足,还会出现什么?就是腰酸、腿软、精力不足、浑身乏力。还有的寒邪是通过大穴,最重要就是后背这些大穴,把它们都保护好,寒气一般就不容易进来。还有一个穴位就是大椎,尤其是到了夏天,汗毛孔张开的时候,吹空调,风寒邪气就通过大椎穴直接进入经络。第一步是进入颈椎造成经络的拘挛或损伤,比如引起肩周炎、颈椎病。(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再进一步通过大椎穴直接进入肺,导致肺寒。这人肺气一虚,受寒了之后会出现什么?就会出现抵抗力下降,经常感冒。很多小孩易感儿就是这么来的,就是大椎穴没有保护好。寒气一进入之后就容易感冒。只要有感冒都会摊上,然后去医院输液,用抗生素,用偏寒的药品。然后进入身体,反复输液反复发烧好多次,一年至少发烧两次,然后感冒两次,每次都得输液。这种儿童叫做易感儿,就是易于感冒的儿童。这种孩子的体质,尤其是阳气虚弱,看脸就能看出来,面色发青、发暗、发黄,舌苔厚,胃口通常都不好,精力不如同龄的小孩充沛,身体发育的不够健壮,这就是伤了寒气,这都是“因于露风”。

中年人就会出现颈椎病、肩周炎等这些问题。其实风邪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风气能给身体撕开一个口子,寒气、湿气通过这个口子就直接进入身体内部,所以古人养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预防外感六淫中的风邪。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这种外感的六种邪气,古人把这种“淫”叫做过度,也就是邪气的意思。(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这六种邪气的先锋官的就是风,所以一定要避风。尤其是人过中年,在外面锻炼身体的时候,一定要避风。哪里避风?最重要就是脖子一定要避风,最好带围巾把整个颈部保养好,风气一般就不容易进入。这就是第一个“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九十三。(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风寒   黄帝内经   外感   寒热   命门   肩周炎   脏腑   阳气   邪气   经络   寒气   筋骨   风气   中医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