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协调是健康的保证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八十八。(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


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原文是:“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两者不和”指的是什么呢?“和”指的是平衡和协调的意思。王冰注解,“两”指的是阴阳的二气。“和谓和合”,交会协调的意思。“两者不和”指的是阴阳二气如果不和谐,不协调,比如一年四季,有春天得有秋天,有冬天得有夏天,“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要是让阴阳二气能够协调平衡——古人比较强调协调,平衡是后世的词。早期大多数指的是燮理阴阳,指的是协调调理,让阴阳协调的意思。因此,保持阴阳协调是养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则。

“是谓圣度”,“圣度”就是非常重要的法度,也就是最好的养生法度。张志聪注解为:“是谓圣人调养之法度”。他借用圣人这个人物,来说明圣人调养的阴阳的法度,讲的是非常重要,非常正确的这样一个意思。我们联系前文,“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再结合这段话,“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联系起来,就是但凡阴阳协调的关键在于阳气坚固致密,阴气才能宁静平和。(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这是上一段话,我们之前讲的。如果阴阳二者不能协调,那就像一年当中只有春天没有秋天,只有冬天没有夏天一样。一切的生命就会失去了运行的法度和运行的规律。因此,保持阴阳协调是养生中的重要的法则。

由此可以看出来,《黄帝内经》的这段话,是结合上面“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来讲的。在这一段又有自己的发挥,又讲了一段新的内容。如果二者不协调,就相当于一年四季当中,只有春天没有秋天,只有冬天没有夏天一样。现在很多人过的其实就是这样的生活,只有春天没有秋天,或者只有夏天没有冬天,或者只有冬天没有夏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生发的,生发万事万物。要是没有秋天收敛,就无法进入下一个循环,就会不断消耗。像一个植物,不断的生发,但就不能开花结果,这个植物就永远扩张,到最后就是死亡,它没有后续的内容。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没有冬藏,只有长,就是无限的消耗,无限的耗损。没有藏的能力,它收不进来,就相当于播了种之后没有收获。像我们种庄稼一样,撒了种子长的很好,到了秋天没有收获到。冬天颗粒无收,仓库里什么也没存住,也没有下一季的种子了。第二年春天一来,什么也没有,种不了播不了。我们人体也是一样的,一个小的循环就是一天的循环:早上是生发。到了中午是长,就像夏天一样,非常旺盛。到了下午,开始往下收。到了晚上,才安静下来,藏了,藏就是恢复平静,修复身体,然后进入睡眠安静的状态。恢复好了之后,第二天醒来,继续来工作。这是一天的循环。

现在我们看到好多人,只有春天和夏天,没有秋天和冬天,什么意思呢?我们看到好多人,白天在工作,工作的很累。到了晚上的时候,不休息。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还在玩手机,看一些视频,等等。你就会发现这种人,一直在消耗。到了凌晨两三点钟才睡,早上起来又是一天的循环,又要上班,这就相当于只有春天和夏天,没有秋天和冬天,没有收和藏,这种人是最多见。(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像年轻人大多数是主动是这样,就是主动不睡觉。还有的人到了四五十岁之后,因为阴气属于这种收和藏的能力,阴有时候不仅仅是讲的有形的物质,他讲的是一种人体的功能,这种功能秋天对应的收的功能,冬天对应的藏的功能,这都属于阴。

阴往里收的功能和往里藏的功能不好了,表现就是白天工作还勉强可以支撑,到了晚上的时候,睡不着,失眠,很难入睡,甚至是睡着了之后多梦。有的人跟我描述说:“彭博士,我睡觉梦特别多,要不做梦吧,我觉得睡眠特别轻,比如说我的楼上有一个东西掉地上,我都能听到。隔壁邻居的狗叫了,我也知道,睡眠特别轻。”这就是他无法进入深度睡眠,他的阳气藏不进去,无法安静下来,这就是我刚才讲的无法收和藏。这样就不断地在消耗他的元气,不断消耗他的气血。

人的气血一旦消耗多了之后,最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心情不好,一天到晚就没精打采,没有劲。一到公司就发火,就生气,就着急。我认识一个企业家就是这样的,每天晚上睡觉睡不好,失眠,折腾一晚上睡不好。第二天,醒了之后去公司,公司员工一看:王总,前天晚上没睡好觉。一看就是没睡好觉,就特别害怕他发火,怕他生气,怕他冲人发脾气。(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这其实就是没有睡好觉之后,他的肝血不足,肾阴亏虚,他的脾气就急,心火就重,就容易发火。这是第一个表现。第二个表现是什么呢?工作效率特别的差,很多问题需要进入深度思考的时候,他思考不了。什么叫做深度思考呢?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我们工作分为浅度思考和深度思考,浅度的思考就是处理一些事务性工作,一些琐事、一些杂事,不需要过太多脑子,只需要你把这个事情处理好就行了。比如说日常事务性工作、接待等等的一系列的工作,都是需要浅度思考,就是你不需要动太多脑子。

什么叫深度思考呢?比如说一个公司的未来发展,未来的两年之内的发展,他需要制定一个战略,他需要开会,需要讨论,需要讨论一个产品应不应该上市?上市之后宣传怎么做?用人怎么用?招聘怎么招?与其配套的一系列的宣传、销售渠道等等一系列的内容,都得形成一个闭环。这样一个思考,这些环节,细节的决策,就属于深度思考。睡眠不好的人进入不了深度思考,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睡眠不好的人,深度思考能力会下降,想着想着,就会感觉自己没电了,想不下去了。

还有一种深度思考什么呢?最典型的就比如说,我们要解一个微积分方程,这就需要深度思考。比如说很多需要高考的年轻人,学生,需要第二天学习。学习是浅度思考还是深度思考?学习是一个深度思考的过程。他需要学习,需要专注,需要至少专注10分钟到20分钟去想明白一个问题。大家注意了,这就属于深度思考。如果前天晚上睡眠不好,第二天深度思考能力就下降,以致相应的学习成绩就会下降。所以,来我门诊上看病的有好多学生家长带着来,我就问他:“你几点睡觉?”他说:“我们孩子学习很认真,学到晚上一两点钟。”我说:“千万不要这样!”这样成绩就会下降,老师讲课的很多东西就听不明白。所以,我给很多孩子把身体调整的同时,也给他一些学习方法的建议。(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有很多孩子听了我的建议之后学习成绩大幅度提升,为什么呢?就是人体它是有规律的,把握好了规律之后,再做事就会事半功倍,用的时间又少,效果又好。要是把握不好这个规律,你去死磕,什么题海战术,点灯熬油等等的,这些方式是所谓的勤奋,但是不符合规律。大脑需要休息的时候,你没给它休息,第二天还能工作吗?工作不了,所以就造成死循环。前两天很多学生学习学的很晚,睡觉没睡好,第二天,睡眼惺忪的去上课,老师讲的内容又没听懂,回家又不会做题,又进入了死循环。他又在那磨蹭,这个题又做不出来,所以,又完不成,又折腾到一两点钟。第二天又睡眼惺忪的去上课,又昏昏沉沉啥也听不懂,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那些学习不好的同学,有很大一部分,其实就是在恶性循环里面。他不符合人体的规律,人体的规律就是晚上要睡觉,睡眠睡得越充足第二天脑力就越好,专注力就越强,能进入深度思考。这样一来,以前的一些很难做出来的题,他一想就明白了。是什么原因呢?说白了就是能量充足。据我观察,社会上的精英层大多数都是能量极其充沛的人,就是中医所说的元气充沛,或者叫做阳气充沛。他们都有个特点,就是精力非常充足。(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八十八。(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黄帝内经   阴阳   法度   消耗   深度   睡眠   规律   秋天   中医   冬天   夏天   不好   春天   晚上   健康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