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灸法之:(一)艾炷(直接)灸


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

今天,我继续跟大家分享艾灸系列养生课程。我先带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之前讲解的一些内容。

灸法是借助灸火的热力,给予人体以温热性的刺激,通过腧穴的传导。进入经络,进而到达脏腑,而调整身体的气血阴阳,使之达到平衡通畅。因此可以达到治病防病的一种方法。

《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施灸的原料有很多,但多以艾为主。艾属于菊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艾叶气味芳香,易燃,火力温和。用作艾灸的原料,具有温通经脉、散寒除湿、温阳补虚、健脾益肾、升阳举陷、行气活血、解瘀泻热、补中益气、防病保健、延年益寿、驻颜美容、瘦身化湿等功效。(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名医别录》记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艾灸是用干燥的艾叶,捣后,除去杂质,就可以做成纯净细软的艾绒。晒干之后,储藏,以备应用。

今天的课,重点讲常用的灸法。常用的灸法包括很多种,我下面,一一的跟大家介绍。

第一种灸法,叫做艾炷(直接)灸。艾炷(直接)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把它搓起来,捏成圆锥形的艾炷。常用的艾炷,有的像麦粒那么大。有的像绿豆那么大,黄豆那么大。还有的像莲子那么大。还有的像半截橄榄那么大。(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大小不一,根据病情的浅深,艾炷的样子、火力、大小都不一样。《扁鹊心书》记载:“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三分;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大”。灸是每次燃烧完一个艾炷,叫做一壮。

瘢痕灸

在这里,我需要跟大家提示,艾炷(直接)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有专业的中医师给您操作,最好不要自己在家里操作。因为艾炷(直接)灸属于直接灸,直接接触皮肤,容易导致烫伤,留下瘢痕,容易化脓。自己在家灸很容易造成一些对身体的损伤。或者你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达到这种化脓无菌性感染的目的。所以我要提示大家的是,这艾炷(直接)灸,尤其是直接灸的这种方式,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

话说回来,现在临床上,这种情况用的不多。我知道全国各省市有很多医院,艾灸医院也在用这种方法。不同的省份有一些在灸法上非常有造诣的灸师,他们的传承也是用直接灸。因为直接灸,容易损伤皮肤,留下瘢痕,有时候还会出现化脓。尤其是现代人为了美观,怕起泡、化脓、留下瘢痕,因此就很少用这种方法。(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在这里讲,是让大家了解一下,中国古代艾炷(直接)灸的灸法,让大家有这样一个认识。艾炷(直接)灸第一个是直接灸,方法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艾灸的时候需要将皮肤烧伤化脓。这就很危险,有的人就受不了,而且做的时候还会很疼。

我上学的时候,体验过直接灸。在任脉的中脘穴、关元穴都做过。艾灸的时候直接烫伤、烧伤皮肤,这过程当中很疼。当时我躺在床上自己灸,灸到快接近皮肤的时候就特别热,再往下灸的时候,艾炷就直接开始烧皮肤,就会非常疼。我当时灸了五壮还是十壮,记不太清楚了,但是灸完五壮之后,疼痛感还是很强。我听说有的人一下能灸十几壮、二十壮。可能到了后期的时候,十壮以后,就麻木了,没有一开始那么疼了。(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总之,第一壮和第二壮的时候非常疼,我当时用的艾炷,大概比莲子还要大一圈,就是比较大的一种。放在中脘和关元穴上,灸完了之后,没过多久,就化脓,化脓之后,皮肤慢慢进行修复,现在还留有瘢痕。所以古代把这种灸法也叫瘢痕灸。因为灸完了之后皮肤烧伤,会化脓,化脓之后,皮肤再修复,就留下瘢痕。

如果不让皮肤烧伤化脓而不留瘢痕的叫做无瘢痕灸。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我见到有一些老的灸师,他们的方法就是用一个艾炷,特别小,大概麦粒那么小,放在皮肤上,用香头一点,就烧过去了,因为都是用的陈年艾,而且都是用的特别细的艾绒,特别易燃,一点着,小艾炷一会儿就烧到皮肤上,大概几秒钟就燃完了,燃完了之后,就感觉皮肤好像被蜜蜂蛰了一下。但是很快就灭了,灭了之后,不会对身体产生烫伤,不会产生瘢痕,也不会化脓。这就是无瘢痕灸。这两种灸法,都是直接把艾炷放在皮肤上的。

我具体讲一下,第一个就是瘢痕灸。这个灸法特别疼,也特别有效。在古代,按照文献上记载的,应该是清朝之前,灸法大多都是瘢痕灸。我们看到书上所记载的,无论是鲍姑,还是孙思邈,还是《扁鹊心书》的作者窦材。他们用的这些方法,基本都是瘢痕灸。

因为瘢痕灸的劲非常猛,治病效果很好。所以现在有一些省份的针灸科也在用。我们看到的一些期刊文献里也经常会出现化脓灸、瘢痕灸疗效的文章。瘢痕灸又名化脓灸,化脓灸进行操作的时候,先将腧穴的部位,涂上少量的一些,比如大蒜汁等。为什么要涂?因为要增强一下粘附的作用。(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同时,大蒜汁对局部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这样就能配合好艾灸的作用。有的人不加大蒜汁,他是直接用上凡士林或者其它的粘附剂。还有的人喜欢用姜汁,涂在皮肤表面。总之就是让艾炷能粘上,同时还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放在腧穴上,点燃艾炷,开始施灸。每一壮艾炷必须完全燃烧干净,燃烧干净之后就会发现,开始它是有烟的,全然烧完后,就没有了,停止一段时间,火全灭了之后,去除灰烬,用卫生纸慢慢的把它擦下来就行,千万别吹得到处都是。灰烬去除了之后,在原来的位置,再放上艾炷,继续进行艾灸。

比如这次规定就灸五壮,有的喜欢灸的多,比如十壮。总之,把规定的壮数灸完了,算一次治疗。因为艾灸的艾火会灼烧皮肤,会产生非常剧烈的疼痛。这时医生要用手在艾灸的穴位周围,进行轻轻的拍打,缓解这种疼痛。有经验的艾灸师能够帮助患者度过这种特别疼痛的状态。

正常状态下,艾灸之后一周左右,施灸的部位就会化脓,而形成灸疮。五到六周左右,灸疮就会自行痊愈,结痂脱落,留下瘢痕。这是对皮肤的一种损伤,也会影响外观。所以在艾灸之前,必须征求患者的同意,才可以用这种办法。

我以前看过一篇文献讲的,这种瘢痕灸的方法主要治疗一些肿瘤性的疾病。每一次治疗之前,灸师们都会跟患者签署一份合作协议,征求患者的同意,避免将来的一些麻烦。征求患者同意之后,才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哮喘、肺痨、瘰疬这种慢性疾病。近年来一些报道,还用来治疗亚健康的脾胃虚寒和一些肿瘤性疾病的案例。

无瘢痕灸

无瘢痕灸是艾炷(直接)灸的第二种方法,直接放在皮肤上。无瘢痕灸的方法是在所灸的穴位上涂少量的凡士林,或者其它有粘性的物质,涂好后把艾炷粘附在上面。一般用的艾炷都非常小,就是用手搓一个特别小的圆球放上去,大概就是麦粒或者绿豆大,有的比绿豆还要小。

把艾炷放在皮肤上,这个时候不要用打火机点,因为打火机容易把皮肤烧了。这时候就点燃一个香,用香点燃艾炷。当艾炷燃烧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的时候,患者就会感觉到微微的灼痛觉。(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我自己试验觉得好像是蜜蜂叮了一下,这种疼很轻微,这时候有的灸师就直接用灭火器直接往上一按。就是一种棒,这种棒有的是用布做的,有的是卫生纸一卷往上一摁,因为没有氧气,艾炷立刻就灭了。

有的灸师不用,因为点着一下子就烧完了,只有微微的灼痛,也不会对皮肤有太大的伤害。火灭了之后,把灰摊下来收好,继续在这部位进行艾灸,不同的灸师有不同的要求,如果用麦粒大的艾炷进行施灸的时候,患者有时候会感觉到灼痛。每个人的痛阈不一样,有的人痛阈高,别人感觉到很疼了,他还感觉很轻微。有的人痛阈低,一点点疼都受不了。

当患者感觉到有痛感的时候,医生可以用镊子或者其它的器械把艾炷熄灭,然后再灸第二壮,等到了规定的壮数灸完了为止。一般来讲是灸到局部的皮肤有红晕,但是不起泡这种程度。还得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有的人是敏感性体质,灸一两壮就容易红,灸到五六壮就起泡了。有的人皮肤腠理非常致密,就是老百姓讲的皮糙肉厚,灸上十壮,皮肤一点事没有,就是有点微红,不会起泡。

所以无瘢痕灸和瘢痕灸的艾炷(直接)灸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老百姓不容易掌握好火候。一般灸到皮肤红晕,但不起泡为度,这种方法不会留下瘢痕,因此叫无瘢痕灸,这种方法也不会化脓,对身体、皮肤没有太大的损伤。一般虚寒性的疾患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我以前和韩国的朋友一起踢球,有一些朋友的足三里处有一个小点,然后我就问这是什么?他说:“父母从小就给我们灸足三里穴。”用的就是绿豆大的艾炷。因为在家经常灸,时间长了,就形成一个好似烧伤的小点。我问他每次烧几壮?他说“就灸三五壮,有点微微的痛,但是不会留瘢痕,不会留疤也不会化脓。”这是我观察到韩国的一些朋友用这种方法。

在国内,我以前去过河南、甘肃,有一些名老中医给自己的家人就是这样做艾灸,有的人是做足三里穴,我以前讲过足三里穴是一个很好的强壮穴。有的人是在曲池上,曲池可以治疗上焦的火气,感冒的时候也可以用曲池。有的人脖子后边还有一个小点,这就是大椎穴。(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他在大椎穴上进行无瘢痕灸。总之这个部位做时间长了,不会形成很深的瘢痕,但是会有一个小点,和周围的皮肤颜色不同,这就是无瘢痕灸。我刚才讲的,无论是瘢痕灸,还是无瘢痕,都是直接把艾炷放到皮肤上的,这种方法都叫做直接灸。

我不是特别推荐普通老百姓用这种方法自己进行艾灸。因为很容易导致皮肤烫伤、化脓,还会留下瘢痕,影响到您的美观,这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建议大家要进行这方面治疗的时候要去医院,去针灸科找专门的医生给您做。

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未完待续)

本篇是:中医彭鑫博士讲解《艾灸养生》系列课程-之十九。(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扁鹊   艾绒   艾灸   曲池   麦粒   瘢痕   烫伤   烧伤   小点   患者   中医   皮肤   博士   常用   今日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