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为什么难医好?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一十。(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痹厥。——《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


(接前文)“仲夏善病胸胁”,仲夏就是夏季的时候,善病胸胁。我们之前讲了,夏季的时候病在心,俞在胸胁。上一次我们讲的是夏气者,病在藏,这里主要是指的心脏。我上次课大家仔细听,再重新听一遍就明白了。夏天的时候对应的脏器是心脏,所以它的表现就是胸胁部,胸指的是胸部,胁就是从腋到肋骨这个侧面。这个位置疼痛、难受,这都是它的症状表现。

心脏有问题的人,症状第一是胸闷,第二个是气短,第三是心慌,主要是这三点。一开始只是胸闷、气短、心慌,再往下发展心脏的这个地方就会疼,现代医学描述叫心前区疼痛。有的患者会放射到后背连着肩胛骨都会疼,还有的人描述说,腋下肋骨疼,这都是心脏有问题放射过去的表现。还有的人描述不准确,说胃口疼,很多人不知道胃口是什么意思,胃口就是这个北方的一种土语,胃口疼指的就是心窝的这个地方,就是胸骨柄往下有凹陷,叫“心窝”,这个地方疼叫胃口疼。(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其实是什么呢?不是胃疼,大家注意,一定要进行鉴别诊断,行医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再细心。他说胃口疼,很多人就被误导了,有时候临床医生很容易被一句话误导过去。所以我们当时在学医的时候,老师就反复强调,一定要弄明白患者的主诉是什么?他描述的是什么?具体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而不要说患者说什么你就真听什么。患者有时候他那种口语或者土语描述的那个词,跟我们的实际上的症状描述不一致。

比如说胃口疼,其实说的心前区偏中间这个位置疼痛,绝对不是胃疼。要注意,你要按照胃疼去治麻烦了,按照心脏去治才对。所以我刚才讲的,就是病在胸胁的一个表现,这都是心脏病的一个表现。

我刚才讲了心脏病初期就是胸闷、气短、心慌,再往下就是疼痛。比如说左胸前部心前区疼痛,放射到后背,然后放射到腋下,有的人放射到胳膊,胳膊都疼,有的人会描述为胃口疼,就是心窝那个地方疼,这都归属于胸胁部的疼痛,都是心脏的表现,这是第二步。第三步要是心肌梗死。(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老百姓叫心肌梗死,其实就是心肌梗塞,这种情况表现就是有濒死感,这一点非常严重,如果是得过心肌梗死的人一辈子不会忘记这种感觉,就是濒临死亡的感觉,自己感觉自己快死了这种感觉,只有在心脏病的时候会出现。

肾脏病、肝脏病、肺脏病,脾胃病发作的时候,绝对不会有濒死感,不会感觉自己快死了。只有一个脏器得病,有一种自己快死亡的感觉,就是心脏病,有濒死感。所以中国古人就发现这一点,心脏有事不得了,而且心脏一旦有了心肌梗死的这种症状的时候,会感觉自己快死了,所以,中医叫做心藏神,认为心脏和神是连着的。(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这点很神奇,我们都知道,先按照现代医学来讲,神的意识活动主要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主要是在大脑里,不是在心脏。心脏是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不一样。但是问题就出来了,患者的自我感受、主诉,通常会有濒死感,所以这一点以后专门会跟大家分享,就是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和现在科学对生命的认识,二者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它俩有些地方看似矛盾,其实是统一的,以后我有专门的课去讲这部分内容。

这就是我们讲的“仲夏善病胸胁”,夏天的时候,我们出汗量特别大,很多人年轻人没有什么感觉,比较容易得病的这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夏天出汗比较多,很快就会有心脏的症状,胸闷、气短、心慌。再加上连续几天要睡不好觉的话,心前区立刻就会疼痛,这些都是心脏病。所以,夏天要养阳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天和夏天得把阳气保养好,保养好的表现重点是把心脏的养好。春天是把肝养好,夏天是把心养好,就是不要出汗出太多,要保住你的心气,要保住你的元气,这就是夏天的养生方法。

“长夏善病洞泄寒中”,长夏很多人不理解,我以前也专门讲过,长夏就是夏天和秋天交界的时间,大概有点像三伏天这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对应的内脏是中焦脾胃,脾胃气要是虚,就是“洞泄寒中”,“洞泄”以前专门讲过,“洞泄”的疾病就是腹泻。“洞泄”更强调的是吃点东西完谷不化,而且腹泻特别急迫叫“洞泄”。

“寒中”就是寒气在中的意思,也就是脾胃虚寒证。张志聪注解为:“脾为阴中之至阴,不能化热,而为寒中也。”脾为阴中之至阴,足经有六条,其中太阴经是脾经,脾经要是寒了之后就不容易温,所以,我们看到那些老胃寒,为什么老胃寒?有一类患者叫做老胃病,也就老胃寒病。这一类患者得调理很长时间才能调理好,像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里治疗的那些患者都是调理了三、四年,吃人参十几斤、二十几斤才慢慢的把脾胃给调好。这就说明老胃病难治。

为什么难治呢?因为脾为至阴,要想把它温好了,极难,这有点像脱胎换骨,换一套脏腑的感觉。这对于医生和患者要求都很高,要求医生用药非常精,辩证非常准才行,要求患者需要好好配合调理,使人体的这段时间不能劳累,不能吃凉的喝凉的,不能让风吹了,要维护好身体的阳气。这个感觉就像好不容易点着了一个小火苗你得用手把它拢住,不要让风吹灭了,才能慢慢着大,阳气才能慢慢保养好。(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现在很多人令我就非常失望,有一些患者好不容易开好药了,也很对症,吃了一段时间非常好。但就像保护一个小火苗一样,好不容易给他点着了之后,他出去玩了七天,天天熬夜、坐飞机,回来一看症状又不好了,指标又出来了,症状又有了。好不容易给治好了,经不住七天的折腾又复发了。

有人就会说,是不是永远这样,其实不是。就是给治好了,症状消失了之后,需要养,就是让身体不要劳累,好好养着,就像用手把这个小火苗护住,等它慢慢越大越亮了之后,你再把手松开,风一吹它就不容易吹灭了,一开始的时候,需要养护着它。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患者治好了之后又反复,反复完了又治,治完之后又反复的原因,就是缺乏一个养过程。(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养的过程中医来讲就是巩固治疗,就是这段时间不用天天服药,可能两天或三天吃一副药,但是这段时间最重要是把身体养好,不要熬夜,不要劳累,不要说话太多。我给大家都列举了“八项规定”,一共有八条,尤其还有房事不能太频,不能天天玩手机玩到很晚等等,我都规定的特别细。凡是遵照我说的方法去养生的人都会好,有的年轻人很快就恢复了,像那些伤精的很快就恢复。中老年人经过一段时间调理的都能得到很好的好转,你配合了,注意养了身体就容易好的快。这就是“寒中”的意思,就是中焦脾胃虚寒的意思,寒气在中焦。所以说长夏对应的是脾,脾是至阴之脏,得了寒病就很难好,所以“长夏善病洞泄寒中”。(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一十。(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脾胃   中焦   长夏   心肌梗死   阳气   胸闷   心脏病   胃口   症状   患者   心脏   疼痛   中医   夏天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