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的中医调理方法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零九。(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痹厥。——《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


(接前文)我们人体这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它和一年四季升、降、浮、沉、生、长、化、收、藏的规律是呼应的。这种呼应是不受我们大脑控制的。人体得病不受大脑控制,是身体自然完成的一件事,有人说我就不想得糖尿病,但天天熬夜,吃甜的东西,尤其喜欢吃糖,身体又不注意保养,容易生气着急,心情不好,同时饮食没有规律。(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我以前有一个好朋友,曾经有一段时间天天喝含糖特别高的甜味的饮料,喝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去查血糖,血糖就上升了。尤其是这种高糖的快碳水,在这种饮食规律下就容易得糖尿病,这不受大脑控制。

身体对你的饮食、作息做出的一种反应,在医学叫做反馈机制。就是说,当你身心不安定、不“恬淡虚无”的时候真气就不从之。所以《黄帝内经》有很多话你得读出它的题外之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反过来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不恬淡虚无,真气就不从之;精神不内守的话,百病丛生。这就是它另外的一个意思。

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讲的太极阴阳的思维模式。就是看到白的一面,阳的一面,《黄帝内经》提倡的一面。反过来,也得看到不好的一面、对立的那一面。当你心情杂乱生活没有规律的时候,这时候真气就不能从之,就容易百病从生。(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所以我们懂了这些之后,就知道人体是有一个自动完成的过程,无论是协调,还是疾病,无论是健康还是疾病,不是意识来控制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它有一些规律,我们把握了这些规律之后,身体会自我调整为一个非常健康的状态,这就是《黄帝内经》讲的一些内容。

我们在此再跟大家强调一下,理顺一下。后面的课程遇到这一类的问题,我会再带带大家继续理顺,为什么呢?因为这都是最重要的一些核心的思想。这些核心思想掌握了之后,就像我以前说的,读《黄帝内经》也好,读《道德经》也好,读《庄子》也好,只要是中国传统的东西,容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就是核心。因为中国古人,他们的思维模式里有一个共同确认的东西,这个东西很少有人把它单提出来去描述,会体现在他们的经典著作里边,这些东西总结好了,大家掌握了之后再去读书,就能一目了然,一下就能明白了。

我们看这段话讲的“故春善病鼽衄”,《说文解字》里解释鼽的时候说:“病寒鼻窒也,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也。”就是指的鼻塞流涕,“鼽”指的是鼻出血。为什么春天善病鼽衄?讲到这里大部分听众可能不用我讲都会回答出来,什么原因呢?就是我们之前讲的“春气者,病在头”。因为春天的气是往上升的,阳气上升就容易得这种病,病在鼽衄。这种病在现在社会还是非常多的,“鼽”对应到现在社会最多见的一种现象是过敏性鼻炎,“衄”就是鼻出血,流鼻血。流鼻血这件事,大人很少流。我之前治过的老年人,鼻黏膜毛细血管容易破裂出血,这就是上焦的火气,这种火气一清就容易好。

流鼻血最多的是什么年龄呢?大概就是十岁以前的小朋友。三、四岁,五、六岁,七、八岁,这些小朋友就容易流鼻血。很多家长一看流鼻血就特别害怕,小朋友偶尔流鼻血,说明阳气足。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古代的医家在他们的医论医话里讲的,就是说流鼻血说明孩子阳气特别足。(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我讲的是偶尔流,不是天天流,天天流有可能就是一些血液病的表现,偶尔流就说明这个孩子阳气比较足。什么方法可以止住呢?给塞住,现在医学叫压迫性止血。用凉毛巾在头上凉一凉,很快的血的就止住了,这说明孩子阳气足,身体健康。小朋友哪有不流鼻血的?几乎每了小朋友小的时候都有这种经历,这说明孩子是纯阳之体,阳气足。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病理性的流鼻血什么情况呢?就是几乎天天流,而且一流还止不住,去医院一检查发现有一些血液病,小朋友有些先天性的血液病,血液病的早期表现就是流鼻血止不住。第二个问题叫做“衄”,“衄”就是流鼻涕的意思,这种情况最多的就是过敏性鼻炎,还有就是一般性鼻炎,都是这种表现。(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敏性鼻炎是按季节来发作的,在我的经验里边春季是最多。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先打喷嚏,打完喷嚏之后擤鼻涕、流鼻涕水,过敏性鼻炎的鼻涕大部分都是清鼻涕,就像流水一样,滴滴答答往下流。一般时间长了,反复发作性的鼻炎,有的人会流黄鼻涕。再有的人因为鼻炎又影响到鼻窦发炎,黄鼻涕为主,但是过敏性鼻炎大部分是清鼻涕。

有的人说:“彭博士,你说不对,我就没流清鼻涕,我就是鼻塞。”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没有流什么鼻涕,但鼻子堵的慌,整天听他说话,“囔、囔、囔”鼻音特别重,这其实就是过敏性鼻炎。按照现代医学来讲就是鼻粘膜充血水肿,一充血一水肿,把鼻道给堵塞了,变成鼻炎了,遇到这种情况,中医学就会辨证论治。(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所谓辨证论治,我在讲课里经常讲,就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出他属于一种什么证进行辨别,这叫辨证。辨别好了之后再对证进行治疗,针对这种情况,给予合适的中药、针灸,给他进行治疗,这叫辨证论治,简单来讲就是这个意思。

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可能其他的中医同道遇到的情况跟我不一样,我遇到最多的一种情况就是寒。“肺开窍于鼻”,尤其是肺寒这种情况最多,肺中之寒气堵塞于鼻,所以会出现鼻塞,反复打喷嚏好不了。我的经验是用一些温阳、疏风散寒的中药材来进行治疗,像荆芥、防风、白芷,尤其是针对鼻子的辛夷、苍耳子等等这些中药材。温阳气、疏风散寒的底方是什么呢?因为我是学《伤寒论》出身,我喜欢用经方,经方的第一个方就是“桂枝汤”,用桂枝汤打底,再加上荆芥、防风、白芷等等这些中药材进行调理。

有人说了,说我也是鼻炎,我能按照您说的这种方法来进行治疗吗?我自己回家开药吃,绝对不能!因为这里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调整,比如说脾胃不好的患者,需要给加上一些陈皮、炒神曲;要是气不足的,就是表气不足,又容易出汗的人那需要加黄芪;元气虚弱的人加人参;鼻塞又口干舌燥怎么办?不要着急,张仲景的配方里有很多这种案例。(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经方祖师张仲景就会讲,如果是有口渴或者心烦的情况下,有时候喜欢加天花粉,有的时候加一些知母。如果是肺阴虚加一些沙参、麦冬,润润肺,寒热并用再补益中焦,这样效果就很好。有的人不是纯寒性的体质,只是疏风就行,不用加桂枝汤,加上一些乌梅、五味子等等的这些酸性之品进行收敛,一收一散,鼻炎就能好,这是我治鼻炎十余年的经验。有时间我会专门总结分享给到中医同道。

大家注意我不是分享给普通人,普通人没有中医学基础,可能听了之后一头雾水,不知道我在讲什么,主要是讲给一些中医同道。让大家来交流,分享给大家,让大家能够从中或多或少受一些启发,这毕竟是我的一些实打实的经验,这十几年将近二十年的行医经验的一个总结,这是鼻炎,就是“春病鼽衄”。(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零九。(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鼻炎   黄帝内经   中医   桂枝   血液病   阳气   同道   鼻涕   小朋友   规律   博士   东西   情况   经验   今日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