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的五行养生法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二十八。(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谷黍,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其臭焦。”——《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


(接前文)所以,我刚才讲心和肾,二窍,都是少阴经,心开窍于耳,开窍于舌,肾开窍于二阴,开窍于耳。为什么这两个脏开两个窍,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心和肾是一气贯通的,都是少阴经。同时,一个代表水一个代表火,比较特殊,所有在这里分别共用一窍,分别开两窍。所以在这里需要跟大家解释一下。刚才还讲到黄婆为媒,就是中焦脾胃的问题。(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我刚才讲了,第一个是用中药来调理脾胃,可以把中焦打通,心火和肾水能够既济;另外一方面就是健脾益气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适当的运动。适当运动完了之后,不用吃药,能自动的健康。有的人说:彭博士,我天天运动,我脾胃还是有湿。这种情况就需要用中药材或者是食疗的方法健脾。要是一般的人,比如脾虚,然后气血不通的体质,通过我刚才说的大脑放空了之后,慢慢走,遛弯,就能恢复。不见得非得用药来调理,这就是我刚才讲的心火和肾水。

我们再往后看,“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再往后一句就是“藏经于心,故病在五脏。”这句话怎么理解?其实这里边就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心脏是所有的脏器里的一个主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它是在五脏当中属于君主的位置,所以说“藏经于心,故病在五脏。”你看上一讲我们讲的是肝,“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心是“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脾是“藏精于脾,病在舌”等。肺是“藏精于肺,病在背”肾是“藏精于肾,病在心”,都不一样。以后我们会讲到,但是这个心脏是指的病在五脏。

再往下“其味苦”,味道是苦味,苦味入心。大家记住这一点,苦味入心。大家还记得肝脏是什么味儿吗?肝脏是酸味,脾土是甘味,就是甜味。肺是辛味,辛就是辛香走窜的那个辛和辣的味道,北方味道是咸。五味入五脏,也不一样。(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所以,其味苦,这个中药的四气五味,凡是苦的,都入心,清火的,黄连是苦的,清心火;莲子芯苦,清心火;竹叶苦,清心火。黄芩、黄柏等等都是清火的。对应火来的,味道都是苦的。绿茶大家尝尝什么味?很多人说绿茶是香味。实际上绿茶,尝到后来有一丝丝的苦的味道。所以绿茶清心火。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五味入五脏。

我们再往下看,这就是类别的划分,“其类火”,就是代表的是火。大家还记得肝脏对应的是草木,脾脏对应的是土,西方白色,肺脏对应的是金,北方肾黑色,对应的是水,都不一样。

“其畜羊”,五畜对应的是羊。“其谷黍”,黍是什么东西呢?我们都知道黍属于五谷之一。肝对应的是麦,这个麦好理解,就是大麦、小麦,我们中药有一个药叫浮小麦。浮小麦可以安神。

有很多女生,到了40多岁,经常的哭,容易悲伤,晚上还睡不好觉。中医用甘麦大枣汤治疗,这个这种病叫脏躁。脏躁这种病喜悲伤,用炙甘草、浮小麦、大枣熬煮,熬了之后,一喝完了之后就睡着了,也不容易悲伤,也不容易哭了。什么原因呢?就是补充了五脏的气了。

我们看五种谷分别是什么呢?是麦、黍、稷、稻、豆。就是在《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这篇里边的对应关系是:心对应的是黍,可能南方的同学们不太了解,北方我们都知道有一种谷物叫黍子,黍子的是什么样子呢?(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就是非常有粘性的,黄颜色的一种谷物,北方叫黄米。煮熟后非常有粘性,可以酿酒,可以做黄米糕。像我们经常去西北的餐厅,就是陕西的那种餐馆,就有一种特殊的糕点。这种糕点就叫黄米糕,上了黄米糕之后,用黄米做成的糕有粘性。然后蘸着蜂蜜吃,很好吃,这就是用黍做的,有粘性。

古代诗人孟浩然写了一首诗,叫《过故人庄》。大家可能小的时候都背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第一句“故人具鸡黍”,黍就是指的黄米,黍就是五谷之一,这就是黄米。古人把它去掉皮,去掉皮就是黄米。(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用100颗黍,把这100颗黍排列起来长度就是一尺,所以就叫做黍尺。黍尺就是一尺的长度,这一尺的长度就是100颗黍排列起来的长度。这是一种计量长度的单。所以,这就是五谷之一的黍,心火对应的就是黍。

“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这个五星我上节课专门讲过,岁星是对应的是肝,荧惑星对应的是心火,镇星对应的是中土脾胃,太白星大家记得是西方,太白金星对应的是西方肺金。

所以,学着《黄帝内经》你会发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里边有很多词,你以前不明白,现在一下就明白了。什么太白金星,什么太乙真人,为什么叫太乙?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东方甲乙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阴木为什么是太乙?以后我们都会讲到,道家有一本书叫做《太乙金华宗旨》,里面讲的就非常清楚,这就是中国阴阳五行的学问。学了之后,会非常明白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走入一个古代的建筑里,你立刻就能明白古人为什么这么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道理,这都是与阴阳五行相关的。(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北京城的设计为什么这样设计,都是这样一种思路。所以,我们懂了阴阳五行之后,尤其是懂了方位五行理论之后,你再去看中国古代的书,古代的这些建筑,还有一些名词等等的,就很好理解,而且你会感觉到特别有意思,很有趣味。还有辰星,辰星对应的是肾。(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二十八。(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黄帝内经   太白   黄米   中医   米糕   心火   粘性   脾胃   苦味   小麦   绿茶   长度   味道   博士   今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