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根本上延缓衰老?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一十五。(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故冬不按蹺,春不鼽衄,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脅,長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風瘧,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此平人脈法也。”——《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


(接前文)气血、脉络的通畅程度都来源于精。所以,《黄帝内经》里的潜台词是要想养生,要想身体好,要想身体强壮、长寿,必须把精补足了。精足了之后,身体才能好。春天才能“不鼽衄,不病颈项”,夏天才能“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天没有“风疟”,冬天不会有关节疼、虚寒腹泻,不会有拉肚子完谷不化。(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所有的这些乱七八糟的病,都是因为冬天不藏精,或者说是精虚。精足了之后,这些问题都不会出现。所以《黄帝内经》在多篇文章里反复强调精的重要性。今天给大家讲讲精的重要性。


我们调理身体以及临床治病的时候,养精补精这件事就非常重要。我在门诊上,发现一个道理,为什么很多中医学家,早年喜欢调补肺、调补气血、调理气机等等这些治疗方法。但到了晚年,我们看到,这些留有著作的医家,都是特别重视肾精的充足与否。用药就能看出来,像薛立斋、许叔微、黄元御、张景岳、徐灵胎、陈修园等等的这些人。以明清的医家居多,(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再往上溯到“金元四大家”,再往上追溯到孙思邈等唐朝的医家。这些医家到了晚年,他们用药习惯都偏向于温补肾精,也就是补肾。因为把肾补足了之后,病就能好一大半。大部分的病都是因为肾精亏虚造成的。人老也是因为肾精亏虚。一个人年轻的时候病少,什么病越来越多呢?因为老了。老的原因从中医看来,就是肾气不足,肾精虚了。

我们之前反复讲过,《黄帝内经》在《上古天真论》里反复讲天癸、讲精不足,讲男子以八为数,一八、二八、三八、四八,到八八六十四,女子以七为数,一七、二七、三七、四七,到七七四十九,说来说去,女子是天癸,男子是肾精。(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为什么老?为什么病?都是因为精虚,所以把精补足了之后,又恢复到年轻的状态,还有病吗?或者说有病也会轻。在这个基础上再稍微调了一下气机,就好得快。所以,这就是《黄帝内经》在这个篇章里隐藏着一个秘密,也是一个治病法则。万病都是因为精虚,或者是因为阴阳气血所藏的精少了。精足了之后很多病自然而然就不治而愈。这一点在张景岳的书里体现的特别明显。

张景岳治痰居然不用二陈汤,而用人参、炒白术这些药治。他认为气足了之后痰会自动化掉。这一点我在的临床上反复验证,发现确实如他所说的一样,只要把这个人的肾精补足了之后,所谓疾病的这些表现就能好起来,这一点也很神奇。(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今天的讲课我想给大家强调的就是这一点,就是无论我们如何养生,养生的重点是保精,临床治病的特点也是补肾、补精。《黄帝内经》中的这段话我们反复掂量、反复琢磨。其实讲了春、夏、秋、冬最后要落实在冬。“冬不按跷”,实际上就是冬季要是藏精就好了,冬季要是不藏精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点题之笔就是“夫精者,身之本也。”

所以,一定要强调精的重要性。如何养精呢?如何返回到年轻的状态呢?我们下期节目再见。谢谢大家的收听。(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一十五。(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黄帝内经   前文   医家   这一点   气血   晚年   衰老   什么病   重要性   中医   本文   博士   身体   今日   年轻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