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累,不想动!为什么癌症病人总感觉很累?应该如何应对?

癌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提高警惕,因为任何一个轻微或重大的症状都可能会使前面的治疗功亏一篑。


所以,对症状的管理是癌症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即要关注抗癌过程中所出现的身体不适,及时进行调理治疗。


其中,疲劳乏力是患者最常出现的症状,临床上也称之为“癌症相关性疲乏”,这种症状特别常见,即便很多经过积极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的患者,也经常会感到身体俱疲,不想动弹。这种疲倦乏力的感觉会让病人感觉很痛苦,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抗癌治疗的效果。

特别累,不想动!为什么癌症病人总感觉很累?应该如何应对?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消除“癌症相关性疲乏”呢?为什么说中医治疗疲劳有很好的效果?


癌性疲劳,原因主要有2类!


癌性疲劳归属于“虚劳”范畴,虚者,即气血阴阳亏虚;损者,即五脏六腑损害。该病以气、血、阴、阳中两种或多种因素虚损为主要病机,以慢性虚弱性证候为主要表现,即单纯靠休息,疲劳很难消除。


导致癌性疲劳的原因主要有2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癌症导致人体内的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正气虚弱,另一方面是由于放、化疗属于中医中的“攻法”,易损伤人体正气,造成脏腑气血亏虚,身体变得虚弱。

特别累,不想动!为什么癌症病人总感觉很累?应该如何应对?

而正气亏虚多由脾肾功能受损所致,因肾藏先天之精,为人体生命之本源,为“先天之本”;另外,人出生后,生命活动的维持及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均依赖于脾的运化,故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脾脏与能量代谢有密切关系。营养物质的吸收是一个不断消耗ATP(能量单元)的过程,若脾虚失运,则各器官功能活动减退,肌肉代谢相关酶活性降低、能量代谢水平低下,最终导致体内能源物质不足,体力下降,容易出现疲劳症状。另外,脾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累,不想动!为什么癌症病人总感觉很累?应该如何应对?

因此,癌性疲劳的病理基础为身体虚弱、脾肾亏虚,在治疗时应着重于脾肾二脏,通过健脾益肾增强病人体质,增强抵抗力,另外,再根据具体的肿瘤病灶进行针对性调理,如肝癌,原发病灶在肝,在健脾益肾治疗的同时,通常也需要调理肝脏。


培本消癌法,有效消除疲劳!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脾肾亏虚外,癌性疲劳与其他疲劳病人的情况不同,大部分癌性疲劳病人的疲劳主要是由于癌症所引起,比如当癌细胞快速生长、分裂成更多癌细胞形成肿瘤块的时候,会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生成更多的肿瘤内部血管组织,身体内的能量不断消耗,人就会产生疲劳的感觉。


特别累,不想动!为什么癌症病人总感觉很累?应该如何应对?

所以,要想有效消除疲劳,需重视培本消癌治疗,培本主要侧重于健脾益肾以及调理原发病灶器官,如肝癌则重在调肝,肺癌则重在调肺等;消癌即重视抗癌治疗,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分裂。


乐启生消疲汤则是在这两点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内服经验方,选方用药针对癌症病人的主要特征,治虚注重补阳气而用药不损阳气,由附子、肉桂、太子参等组成,在温补脾肾的同时,也通过加用3-4味消癌药,以整体上消除疲劳乏力。


李女士,46岁,于2015年4月体检发现右侧乳房肿块,并于3个月后前往市区医院查B超提示:上乳增生症伴多发结节,右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行右乳穿刺病理提示:(右乳)浸润性癌。2015年7月29日进行右乳癌根治术,病理提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伴淋巴结转移性癌,免疫组化:ER-、PR-、HER-2+++。


术后完成4周期EC-T化疗。后行赫赛汀单药维持靶向治疗。2016年5月3日因疲劳乏力明显来诊,症见:面色少华,自感乏力明显,双手发麻,食欲一般,自述平时情绪不佳,易激动,脾气差,夜间睡眠不佳,观其舌可见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辨证为肝郁脾虚证,以乐启生消疲汤为基础方加减:太子参、薏苡仁、当归、柴胡、郁金、胆南星、生地黄、六神曲、桂枝、仙鹤草、甘草;7剂,日1剂。


二诊时,患者自述感觉乏力稍好转,但夜间睡眠改善不大,胃脘部稍胀满;舌质淡红、苔腻,结合患者症状及舌脉象加减上方,继续服药7剂。


三诊时,患者疲乏和睡眠均较前好转,情绪较前改善;后期继续巩固调理,服药1月后,疲劳、失眠等症状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太子参   病灶   癌细胞   疲乏   气血   乏力   正气   病理   癌症   疲劳   症状   病人   能量   患者   身体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