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治疗眩晕(头晕)医案赏析三

叶天士治疗眩晕(头晕)医案赏析三

王六三 辛甘寒,眩晕已缓,此络脉中热,阳气变现,内风上冒,是根本虚在下,热化内风在上,上实下虚,先清标恙。络热

羚羊角 玄参心 鲜生地 连翘心 郁金 石菖蒲

叶天士治疗眩晕(头晕)医案赏析三

玄参

前面用辛甘寒药物治疗,眩晕已缓,故说明眩晕的原因是阳气化风,串入脉络所致。究其病因,是根本原因是真水不足,不能涵阳所致。故属于上实下虚。热既入络,则标热不可不顾,继续用辛甘寒散热熄风。

羚羊角息风清热,玄参生地,养阴而透热,连翘透热转气而解郁。郁金菖蒲,开窍化痰而宁神。

又 照前方去菖蒲、郁金,加川贝、花粉。

叶天士治疗眩晕(头晕)医案赏析三

天花粉

去郁金菖蒲是心窍得开,加贝母花粉,是痰热化燥。

某二四 晕厥,烦劳即发,此水亏不能涵木,厥阳化风鼓动,烦劳阳升,病斯发矣,据述幼年即然,药饵恐难杜绝。阴虚阳升

熟地四两 龟版三两 牡蛎三两 天冬一两半 萸肉二两 五味一两 茯神二两 牛膝一两半 远志七钱 灵磁石一两

叶天士治疗眩晕(头晕)医案赏析三

磁石

晕厥,烦劳则发,有可能是某种严重的心律失常,也可能是痫病一类。言水亏不能涵木者,必有肾阴不足之见证。阴不恋阳,阳气烦劳则张,逆上而晕厥。用方以重镇滋填为主,幼年即病,必与奇经空虚有关。用熟地山芋,大补肝肾之阴,龟板入任脉,与磁石、牡蛎重镇,摄阳气而下潜,即介以潜阳之意。五味子敛心气入肾,天冬清上而养阴,牛膝引血下行而补肾,远志茯神,交通心肾而安神。

田二七 烦劳,阳气大动,变化内风,直冒清空,遂为眩晕,能食肤充,病不在乎中上,以介类沉潜真阳,咸酸之味为宜。

淡菜胶 龟版胶 阿胶 熟地 萸肉 茯苓 川斛 建莲

山药浆丸。

烦劳而阳气大动,化风而上扰颠顶,故眩晕不休。体质好,食欲好,说明不是中上焦肺胃的问题,因为肺主皮毛,胃主受纳,这些都很正常。既然这样,那么一定是下焦阴虚不能潜阳所致。

淡菜,龟板胶,阿胶,厚味填精,这样用的前提是患者食欲好,不怕滋腻碍胃。熟地,芋肉,培补肝肾之阴。茯苓淡渗,石斛养阴,山药补三阴之气阴不足,莲子清心健脾固精,此数味药,一方面清理已成而串入他脏之风,另一方面,甘淡清养,引五脏之精而填补于肾,有后天返先天之意。

严四五 营虚,内风逆,心悸头晕。营血虚

炒杞子 柏子仁 三角胡麻 川斛 生左牡蛎 冬桑叶

营虚者,脉中之血不足也。在脏腑者名气血,在经络者,则名营卫。难经云,伤于心者调其营卫。营虚则心血不足,心属火,心虚则母来救之,肝来生心,心反受其害而为风所动。故心悸头晕。

治疗以养心血,清肝热,敛肝阳为主。枸杞,柏子仁,胡麻,滋润而养阴血,石斛,桑叶,养阴而散风热,牡蛎,重镇宁心而潜亢阳。

李七三 高年颇得纳谷安寝,春夏以来,头晕,跗肿,不能健步,此上实下虚,肾气衰,不主摄纳,肝风动,清窍渐蒙,大凡肾宜温,肝宜凉,温纳佐凉,乃复方之剂。下虚

附都气加车前淡天冬建莲丸。

叶天士治疗眩晕(头晕)医案赏析三

莲子

高龄老人,食宿尚可。春夏以来,头晕,脚肿,腿软,是因为春阳升腾,体内阳气上升而下虚也。肾气衰,固摄无力,故脚肿腿软。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化风绕窍,则七窍不利。肾虚宜温者,肾阳虚不能摄阴而宜温补也。肝宜凉着,肝体阴用阳,体阴不足宜清滋,用阳亢逆宜凉降。该患本虚标实,故寒温并用,为复方。

附都气丸,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附子。六味地黄丸补益肝肾,加五味子助肾气之收,附子阴中求阳。天冬滋阴清上热热,莲子固精助心肾相交。

论:

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头为六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甚则有昏厥跌仆之虞,其症有夹痰,夹火,中虚,下虚,治胆,治胃,治肝之分,火盛者,先生用羚羊山栀连翘花粉玄参鲜生地丹皮桑叶,以清泄上焦窍络之热,此先从胆治也(内伤之火,无不由于胆火少阳之气不降),痰多者必理阳明(痰为浊阴,浊阴之降必先令胃气不逆),消痰如竹沥姜汁,菖蒲橘红,二陈汤之类,中虚则兼用人参,外台茯苓饮是也,下虚者,必从肝治,补肾滋肝,育阴潜阳,镇摄之治是也,至于天麻钩藤菊花之属,皆系熄风之品,可随症加入,此症之原,本之肝风,当与肝风、中风、头风门合而参之。华岫云

徐评 眩晕清火养肝,固为正治,但阳气上升,至于身体不能自主,此非浮火之比,古人必用金石镇坠之品,此则先生所未及知也,忆余初至郡中治病,是时喜用唐人方,先生见之,谓人曰,有吴江秀才徐某,在外治病,颇有心思,但药味甚杂,此乃无师传授之故,以后先生得宋板外台秘要读之,复谓人曰,我前谓徐生立方无本,谁知俱出外台,可知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也,先生之服善如此,犹见古风,所谓药味杂,即指金石品也,因附记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头晕   熄风   玄参   天冬   熟地   菖蒲   桑叶   连翘   生地   阳气   茯苓   牡蛎   磁石   莲子   郁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