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辉教授教你如何预防健忘

健忘是指人记忆力减退,遇事易忘的一种疾病。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对健忘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书中将健忘称为“善忘”、“喜忘”。

疾病特点

病久体弱,并有其他虚弱症者易发此病。 持续的压力和紧张易引发此病。 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更容易患健忘症。 外伤、中毒、酒厥等也可导致健忘。

病因病机

心脾不足,肾精虚衰是健忘的主要病因。正虚可以生痰生瘀,痰瘀又可加重正虚,痰凝血瘀是发病的直接原因。

现代医学范畴

现代医学中将健忘分为功能性健忘和器质性健忘,有健忘症状者可参照本病论治。

辨证论治

临床上治疗健忘以补肾填精益髓为基本原则。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养精填髓、益气养血、化痰通窍、滋阴补肾、祛痰醒脑。常见以下几种类型,看你属于哪一种类型

1.证型:肾精亏虚

证候:健忘,形体疲惫,头晕 耳鸣,腰酸腿软,五心烦热,遗精 早泄,舌红,脉细数。

治法:补肾填精。

2.证型:心脾两虚

证候:健忘失眠,食少,心悸,精神疲倦,舌淡,脉细。

治法:补脾益气、补血养心。

3.证型:肝气郁结

证候:健忘,心悸,胸闷,胁胀,喜太息,善惊易恐,苔薄,脉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

4.证型:年老神衰

证候:遇事善忘,形体衰惫,神志恍惚,气短 乏力,心悸少寐,腰酸腿软,纳少,尿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5.证型:痰浊上扰

证候:健忘,嗜卧,头晕,呕恶,胸闷,咳吐痰涎,苔腻,脉弦滑。

6.证型:心肾不交

证候:遇事善忘,腰酸腿软,或手足心热,心烦失眠,或遗精,头晕耳鸣,舌红,苔薄白,脉细数。

治法:交通心肾。

7.证型:血瘀闭阻

证候:遇事善忘,心悸胸闷,神思欠敏,表现呆钝,言语迟缓,面唇暗红,舌紫暗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

8.证型:痰瘀闭阻

证候:遇事善忘,神思欠敏,语言迟缓,表情呆钝,舌有瘀点,苔白腻,脉滑或细涩。

治法:祛痰化瘀。

预防调护

由于疾病引起器质性健忘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器质性健忘应加强思维训练,应加强体育锻炼,为脑部提供丰富血供。

功能性健忘者记忆内容时应理解透彻,记忆后应经常复习。

功能性健忘者生活中应劳逸结合,不宜长时间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健忘   黄帝内经   肝气   善忘   神思   胸闷   迟缓   形体   心烦   头晕   腰酸   现代医学   教授   疾病   记忆   功能   李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