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讲究“1祭2吃3做”,纳祥转运,老传统不能丢

二月二龙抬头,讲究“1祭2吃3做”,纳祥转运,老传统不能丢

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时令的反映,“龙抬头”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广泛流传成为全国性节日并出现在文献上记载是在元代之后。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五谷丰登、纳祥转运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讲究“1祭2吃3做”,纳祥转运,老传统不能丢。

二月二龙抬头,讲究“1祭2吃3做”,纳祥转运,老传统不能丢

一、1祭

祭社神

二月二龙抬头,讲究“1祭2吃3做”,纳祥转运,老传统不能丢

二月二既是龙抬头的日子也是土地公的诞辰,在我国南方地区,二月二这天,人们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以此来为土地公祝贺生日。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希望土地公可以保佑人们平安健康、五谷丰登。

二、2吃

1、吃龙食

二月二龙抬头,讲究“1祭2吃3做”,纳祥转运,老传统不能丢

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当然吃的也都是和龙相关的食物,如:吃春饼不叫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不叫吃面条叫“吃龙须”、吃饺子不叫吃饺子叫“吃龙耳”,吃的食物都是与龙相关的,都叫做“吃龙食”,这一天吃的食物都是以龙为名,“吃龙食”寓意人们希望得到龙的赐福。

2、炒糖豆

二月二龙抬头,讲究“1祭2吃3做”,纳祥转运,老传统不能丢

在我国北方地区,有些地方有二月二吃糖豆的习俗。二月二早上,家家户户都会用糖炒花生和黄豆,或者爆玉米花,为的是祈福送福。以前都是自己在家制作,现在方便多了,超市里、集市上到处都有卖的,随吃随买,香甜可口,很方便。

三、3做

1、剃头

二月二龙抬头,讲究“1祭2吃3做”,纳祥转运,老传统不能丢

二月二这天,不管男女老少,人们都要理发,龙抬头的日子理发叫作“剃龙头”,特别是小孩理发,叫剃“喜头”,寓意不仅会有好运,而且还可以健康成长,长大以后可以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寓意鸿运当头,新的一年诸事顺利。

2、围粮囤

二月二龙抬头,讲究“1祭2吃3做”,纳祥转运,老传统不能丢

在我国北方地区流传着二月二围粮囤的习俗。二月二早晨,人们早早地起床,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一些草木灰,在院子里画出一个一个圈来,大圈套小圈,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圈画好后,把粮囤里的粮食拿出来放在圈的最中间,放的时候会故意撒在圈的最外围,寓意:五谷丰登,当年的收成大丰收。

3、熏虫

二月二龙抬头,讲究“1祭2吃3做”,纳祥转运,老传统不能丢

在北京民间有民谚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二月初二正是惊蛰后,天气渐暖,各种昆虫开始频繁活动,有些昆虫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为了避免毒虫的伤害,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龙抬头这一天进行驱虫活动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


感谢阅读,我是@洛洛美食日记,一个爱美食爱分享的美食达人,每天分享美食,如果您喜欢我的分享,请点赞+关注哦,后期会持续更新美食类文章,欢迎您的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北方地区   粮囤   春饼   房梁   农耕   蜈蚣   蝎子   寓意   祭祀   昆虫   习俗   讲究   食物   土地   传统   日子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