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失代偿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至30 g/L或更高,有必要吗?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200万人因肝脏疾病而死亡。感染和全身性炎症使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和死亡的风险增加。临床前研究为白蛋白的抗炎作用提供了支持,但尚缺乏确证性的大规模临床试验。与标准治疗相比,这些患者每天输注20%人白蛋白溶液以将血清白蛋白水平维持在每升30 g或更高水平,如此能否降低感染、肾功能不全和死亡的发生率呢?

近日,英国的一项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ATTIRE)给出了答案:在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中,通过输注白蛋白将血清白蛋白水平提高至每升30 g或更高并不比英国目前的标准治疗更有利于患者。提升失代偿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至30 g/L或更高,有必要吗?

该项随机、多中心、开放标签、平行分组的临床试验以住院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入选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30 g/L。随机分配患者至接受20%人白蛋白溶液治疗(20天或直至出院)或标准治疗。患者于入院后3天内开始治疗。研究的复合主要终点为开始治疗后第3至15天之间的新发感染、肾功能不全或死亡。

结果,总共777例患者接受了随机分组,酒精是这部分患者罹患肝硬化的主要病因。目标白蛋白组中,白蛋白总输注的中位数为200 g/位(四分位范围:140至280),相比之下,标准治疗组的白蛋白总输注的中位数为20 g/位(四分位范围:0至120),校正后平均差值为143 g。

每日白蛋白输注量和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

然而,目标白蛋白组与标准治疗组之间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包括新发感染、肾功能不全和死亡发生率。提升失代偿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至30 g/L或更高,有必要吗?

终点事件

此外,在对出院时或第15天检查数据进行事件时间分析后,也未发现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标准治疗组,目标白蛋白组发生了更严重或威胁生命的严重不良事件,尤其是肺水肿和体液超负荷。

严重不良事件

研究者表示,鉴于该项研究中,将住院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提升或维持在每升30 g或更高并未显示出白蛋白治疗的获益,目标白蛋白组的输注量几乎增加了三倍,但所有亚组和所有研究终点均无获益,我们需要重新评估肝硬化患者使用白蛋白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白蛋白   肝硬化   血清   中位数   患者   水平   发生率   英国   统计学   溶液   终点   肾功能   目标   事件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