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的父亲节,心血管疾病为何总爱找上职场男性?

扎心的父亲节

父亲,是一个沉甸甸的称谓,简单的两个字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奔波与忙碌。3年前,《人民日报》微信公共号推送的一篇文章——再读《背影》,丝丝温情和淡淡伤感慢慢爬上了我的心头,“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图1)。朱自清先生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朴素、勤劳的父亲,表达出他对父亲无限的感恩和思念。


“扎心”的父亲节,心血管疾病为何总爱找上职场男性?

图1 朱自清的《背影》

而第一个父亲节的主人公同样是一位伟大的父亲(Mr. William Smart),他在妻子去世后独自将6名子女抚养成人,而正当子女们盼望能让父亲安享晚年时,父亲却因过度劳累与世长辞。似乎父亲天然是勤劳、责任、压力的代名词。而真实世界又是如何呢?最近发表在医学顶级期刊《柳叶刀》一项10万人随访14年的研究,用科学的语言告诉世人——做男人难,做父亲更难!

“扎心”的父亲节,心血管疾病为何总爱找上职场男性?

既往荟萃分析显示心理社会应激(压力)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这可能与神经调节异常等因素相关。一些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也将心理压力管理写入其中,但因为心理压力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证据级别太低,并未特别重视。本研究共纳入102633人,平均年龄44岁(正是事业开始腾飞,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分别来自芬兰、法国、瑞典和英国,平均随访时间历时13.9年,探讨工作压力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果:

1. 工作有压力,原因各不同

研究将导致工作压力的原因分为两种:一种为工作要求—掌控(即职业压力),另一种为工作付出—回报失衡。前者是指工作要求高,但工作者掌控能力低,后者是指...(大家懂得)。

2. 有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职场男性伤不起

研究发现不具有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人群(包括男性和女性),工作压力与死亡率无关。具有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女性人群,职业压力与死亡风险也无关。

而具有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男性人群,职业压力会使这类人群死亡风险上升68%(图2)!更可怕的是,即便这类人群的已经完全控制好其他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如肥胖、吸烟、缺乏锻炼、酗酒、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职业压力仍会增加亚组人群死亡风险2~6倍(图3)。

“扎心”的父亲节,心血管疾病为何总爱找上职场男性?

图2 职业压力与死亡风险,C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和职业压力并存的男性,狂奔在赴死的路上

这一研究是对只注重控制传统危险因素,而忽视工作压力的观点的暴击!

“扎心”的父亲节,心血管疾病为何总爱找上职场男性?

图3 职业压力影响心血挂代谢性疾病男性亚组人群的死亡风险

3. 死亡风险增加还不是钱的事

另外,研究还发现不具有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男性人群,付出——回报失衡也可增加死亡风险,但占比很小,远低于不良生活方式所造成的影响。看来对于职场男性来说,死亡还真不是钱的事

总结一句话,女性够淡定(对钱和职业压力都看得很淡),男性太脆弱(没病之前也看似免疫,一旦得病,工作再有压力,就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其实在现实世界中,各行业各学科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知识日新月异,使得职场打工人掌握一门技能的门槛越来越高,因此职业压力必然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收入回报与专业门类、专业化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不能完全脱离付出—回报失衡,只谈职业压力,因为这两种工作压力是紧密相连的。

该研究入选的男性正处于事业和家庭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样也是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开始出现的时期,男性扮演着多种角色,此时如果工作压力过大,可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全世界都应该重视这一研究,开始关注工作压力对男性死亡风险的影响,帮助男性缓解职场压力,因为他们责任重大,但身体脆弱。希望不要等到像朱自清先生的父亲步履蹒跚时,更不要像Mr. William Smart不幸离世时,人们才唏嘘不已,一切为时已晚。

——写于2021年父亲节前夜

参考文献

1. Kivimäki M, Pentti J, Ferrie JE, et al. Work stress and risk of death in men and women with and without cardiometabolic disease: a multicohort study.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8 Jun 5.

2. Kivimäki M, Nyberg ST, Batty GD, et al. Job strain as a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collaborative meta-analysis of inpidual participant data. Lancet 2012; 380: 1491–97.

3. Dragano N, Siegrist J, Nyberg ST, et al. Effort–reward imbalance at work and incid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multi-cohort study of 90,164 inpiduals. Epidemiology 2017; 28: 619–26.

4. Piepoli MF, Hoes AW, Agewall S, et al. 2016 European Guideline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Sixth Joint Task Forc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Other Societie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constituted by representatives of 10 societies and by invited experts). Developed with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 Rehabilitation (EACPR). Eur Heart J 2016; 37: 2315–8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父亲节   男性   可能会   生活方式   心血管   性疾病   血管   心血管疾病   背影   人群   父亲   因素   压力   风险   职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