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道德、善德、心德——三聊和其尘、同其光

一笑三语:道德、善德、心德——三聊和其尘、同其光

这几天的三语对《道德经》中的“和其尘、同其光”这句话聊了我的观点,同时也得到很多朋友的参与。其实人们在学道、体道、悟道的修行过程中,我觉得首先要有其道德观,在自己的身心尚未清静、道德尚未养就,便去分辨善恶、拣择别人。因此,观平常人,或有同事而不同心者,或同谋而不同德者。少有乖违,便起分别之见。见物,则利欲心即动,或妒贤嫉能,或争名竞利,权贵名誉,便孜孜追求,这已掉入世俗尘埃。举心运念,分别人我之心,这不是道。且存在不同形迹,便不是德,皆是世俗“尘同”,而非“玄同”。所以,我认为做人要上可和其光,下能同其尘,无分别心,存诚意正心。如范仲淹所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是谓上德之士。由此可见,真知“道”本理的人,“和其光”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其道德之心光、性光、神光,要以和善的德光形式,为同尘中人照明。因为人皆有生物之光,皆有性德之光,以善德之心教化帮助他人,以光引光,以光化尘,使其心性之尘由昧变明,使其本性之光更加明亮,同和于道的核心大光场之中。因此,智慧之人道德其体极厚,心德之光极纯,不以自明而先人,他人明即我之明。不以自是而违物,“物是”即我是。忘人忘我,无有彼此。我光与人光,如以火照火,以水融水,浑然一体,没有分别。而“同其尘”是说入于尘世修脱尘,心中清静无尘,以“同尘”之法处世入世,所以不弃于人。以善德辅以训诲,导其同善心,皆与物有一体之诚。虽有难事,或遇不善之人,无论高低贵贱,皆视同人,以厚情感之,平等相待,皆以相宜之法,和善而引导之,因地因时而顺理处之。

范云峰辛丑八月初二郑州早安!

一笑三语:道德、善德、心德——三聊和其尘、同其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正心   道德经   妒贤嫉能   道德   利欲   形迹   同谋   道德观   真知   善心   贵贱   郑州   和善   清静   世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