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同居式养老”模式,是否违背道德和法规,有存在的价值吗?

#记录乡村之美#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城市工业化的飞速前进,正需要大批量的劳动力参与进来。目前,农村人种粮不赚钱,就有大批量的农民,放下锄头,离开农业,离开农村,离开家园,走进城市从事工业化建设增砖添瓦。因此农村只剩下走不了的留守老人了,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起来。

农村这些留守老人,一般情况下都是60岁以上的,进城打工找不到工作都是老弱多病的老人。他们留守在农村,长年累月坚守着农村,年龄越来越老了,身体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了,他们的养老问题便成为目前的当务之急,必须要尽快来解决。

农村“同居式养老”模式,是否违背道德和法规,有存在的价值吗?

农村这些留守老人,子女们都远隔千山万水,都不能陪伴在老人身边。老人又没有条件进城和子女们一起生活,只好各自呆在农村,守护着家园。

现在这些留守老人,住在村子里,只有依靠老人们的自己,相互关心,相互照顾,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人单方面很难解决的问题。因此,农村这些老人,便出现了“双方搭伙过日子”的现象。这些老人大多是异性老人,在日常生活事务中,便能产生互补效果。即男老人不会做的事情,如洗衣做饭等等,由女方老人来完成,家里拉柴挑水,种蔬菜等等体力活,女方老人不会做的,由男方老人来完成。这样。男女双方在日常生活事务中,可以达到互补,两个异性老人。便可以走到一起,共同生活,能够解决双方的实际困难。

这就是目前农村普通存在的“同居式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方式的出现,大大缓解了有些老人在生活上出现的各种无法解决的实际困难,是一种非常适宜的,目前农村养老新方法。

农村“同居式养老”模式,是否违背道德和法规,有存在的价值吗?

有人说这符合道德和法规吗?其实,这就要看站在什么角度来看问题了,站在老人这一方上看社会,是合情合理又合法的,站在农村之外的角度上来看问题,那是胡作非为,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

农村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走进城去了,村子里只剩下这么几个留守老人,他们只是为了解决各自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异性老人便走到了一起,既不影响集体和公家的一切利益,又不会影响每个家庭老人的日常生活,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俗都无非常大的关联,对社会毫无直接影响。因此,这种农村同居式养老是合情合理的,应该得到社会各方的同情和理解,并非是一种伤风败俗的现象,并且能够解决农村老人养老的实际问题,应该得到大家的鼓励和支持,才是正确的方法。

农村“同居式养老”模式,是否违背道德和法规,有存在的价值吗?

农村这些孤单老人,既然相互自愿搭伙过日子,采取同居式临时家庭,虽然不是合法的婚姻,绝大多数都没有领过结婚证,就已经同居了,但是能够算作“事实婚姻”,在某个层面上来说,也是合情合理又合法的。这些异性单身老人结合在一起,并不会对社会构成危害和威胁,尽管是非法的行为,也应该得到法律包容的。他们的这种同居式养老,虽然不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能够对当今社会帮助农村解决这些老人的养老实际问题,具有非常正能量的,积极性作用。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道德   伤风败俗   农村   合情合理   女方   过日子   子女   异性   角度   困难   老人   现象   婚姻   事务   模式   价值   法规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