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篇」泡茶要了解茶性,那普洱茶的茶性是什么呢?怎么看?

对于喜欢喝普洱茶的朋友来说,初次拿到一款茶,其实是不容易泡好的。

需要多试几次,因为每款茶的茶性不一样,投茶量、泡法、醒茶时间、出汤速度等等也会不一样,如果都用老习惯,不一定泡得出理想的茶汤来。

多试的目的,就是改变手法,找一款的最佳切入点。

多试的目的,在于把握茶性。

熟悉茶性,是泡好一壶茶的基础。

那普洱茶的茶性是什么呢?如何去把握?

今晚时间有限,不展开,提几点:

第一,看茶叶的老嫩,芽头、芽叶、黄片、茶梗的比例,比例不一样,出汤速度和醒茶方式都不一样。总体来说,越嫩的茶,醒茶时间越短,出汤越要快。

可以看干茶,也可以看叶底。这步是比较直观的,很容易得出结论。

第二,看茶的树龄,这个问题有点悬。

说出来容易误导人。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有帮助的,也可以做参考。小树和老树的耐受力不一样,耐泡度也不一样,醒茶方式就不一样。

之前有写过,醒茶是否彻底,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出汤质量,因此,醒好茶,是泡好茶的基础。

对于树龄的判断,不能直接从干茶看出来。但拿到一款茶,可以通过对投茶量的控制,是否耐泡,口感、叶底等多方面观察,作为参考。

第三,陈期,普洱茶的陈期,就是成茶的年份。

新茶、中期茶、老茶的茶性是不一样的。

越老茶性越趋向于平和,有质量的老茶,内含物质隐藏得越深,醒茶的时候越不容易把握。

新茶,特别是普洱生茶,要控制水温。

年份感,可以观察干茶的颜色,茶汤的颜色,如果是茶饼,自然的松紧度,等等,都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需要经验的积累。

不同地区,相同的陈期,转化的效果也不一样,不能简单的一刀切。

第四,对普洱熟茶来说,还要留意发酵的深浅。

发酵越深,后期转化的空间越小,新茶出汤也相对越快,茶味容易出,但耐泡度同等情况下下降。

七至八成熟,是普洱茶发酵的理想情况,太新了转化的时间会拉长。

第五,总体的质量

泡茶手法,对茶汤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不能根本上改变一款滥茶的茶味。因此,选一定水准的茶,是基础。

以上五点的综合,就是普洱茶的茶性,通过不同侧面的把握。

把握茶性,选对茶具,醒茶彻底,是泡好一壶茶的基础。

关于怎么泡好一壶普洱茶,改天补发文章说明。请关注更新。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问茶私信。

崔赛先,云南普洱茶和滇红茶商,热爱茶道,坚持分享。所有文字,亲自实践,原创。欢迎关注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普洱茶   普洱   老树   目的   树龄   茶汤   年份   手法   总体   比例   颜色   速度   质量   基础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