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双补,只需这四味药,送你一个千古补肾名方

每次谈到补肾,肯定会想到电视上“他好我也好”的广告,由此认定肾虚是指男性性功能衰退的代名词。所以,谈起肾虚让每一位男性朋友都敬而远之。

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肾为乃是藏精之所

肾精不仅包括生殖繁衍用的生殖之精,更包含我们日常生命活动所需的精气,因此,肾虚不仅仅对生殖能力有损耗,更影响到生命的方方面面。

我们常说冬季是补肾的最好季节,为什么冬季要补肾呢?因为冬季主藏,这和肾主藏是相通的。

《黄帝内经》中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阴阳双补,只需这四味药,送你一个千古补肾名方

冬季补肾顺应了自然界和人体阳气下降潜藏的趋势,补肾的物质可以顺利地藏到肾中,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说到补肾,首先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阳属火,阳虚的人体内火力不足,阳虚则外寒,阳虚的人能量不够,怕风怕冷,风一吹就打哆嗦,手脚冰凉;晨起鼻涕清冷;小便清长;阳虚严重的即使是夏天,也要穿长衣长裤,刚一入秋,棉衣棉裤又穿上了;而且当身体阳气不够的时候,湿水就会停留不去,所以阳虚容易生湿气。

阴属水,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阴虚则内热,阴虚的人容易烦躁,总有一些莫名的火气,像干柴碰到火星,一点就着;没原因的手心脚心发热;午后潮热;晚上睡觉呢,身子也发热,口干渴,还会失眠多梦、盗汗耳鸣......

阴阳双补,只需这四味药,送你一个千古补肾名方

其实,阴阳虽然是对立制约的,但也是互根互用的,还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很少有人单纯阳虚,或者单纯阴虚,大多数人既阳虚又阴虚,只是哪个虚得更明显的问题。

如果以上说的阳虚和阴虚的症状都有的话,很有可能是阴阳两虚,需要阴阳双补。

《医便》里面就有一个方子能够阴阳双补,仅需四味药:鹿角胶、龟板胶、人参、枸杞,这个方子就是鼎鼎有名的龟鹿二仙胶

阴阳双补,只需这四味药,送你一个千古补肾名方

二仙,是指鹿和龟,古代认为鹿和龟是很有灵性和带有仙气的动物,鹿是很多仙人的坐骑,而龟是长寿的标志,都是很吉祥的寓意。

在中医中,医家普遍认为鹿是最具有阳气的,因为鹿这种动物最活泼善动,常常奔跑跳跃于山林高原,可以说是禀受大自然的阳气所生。

所以说鹿角是阳中之至阳,并且鹿角的再生性很强,每年都会自然脱落再重新长出来,说明阳气旺盛,生命力旺盛。

鹿睡觉时一般嘴巴往后回顾,会接到尾巴骨上,而尾巴骨是督脉的终点(尾闾),所以鹿角能够打通督脉,督脉是阳脉之海,鹿角补阳功效强大无比。

阴阳双补,只需这四味药,送你一个千古补肾名方

鹿这种动物一般是群居的,一雄配多雌,交配能力很强,到发情季节,据说一头雄鹿可以跟几十头雌鹿交配,可见雄鹿肾气有余,肾精充足,所以鹿角可以补肾气、肾精。

如果说鹿的阳气最盛,那么龟则禀阴气最厚,乌龟生活在水中,且生性好静,静属阴。所以乌龟的寿命很长,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因为它太静了,体力消耗很少。

龟板作为乌龟的骨头,还能够通任脉,这是为什么呢?古人在观察中发现,乌龟喜欢把头缩到腹腔里,腹属阴,有任脉通过,所以龟甲能够通任脉。

阴可制阳,所以龟板可以大补阴气治疗阴虚发热,而且其质地沉重,入水而沉,所以能治阴虚阳亢之症。

阴阳双补,只需这四味药,送你一个千古补肾名方

鹿角补阳,龟板滋阴,都是血肉有情之品,补肾益髓以生阴阳精血,滋补效果非常好。

人参,形似人体,有头、身、四肢的形状,在所有的药物之中,人参可以说是与人体的形状最相似者,换句话说,人参得天地之全气,故而,人参几乎可以补全身各个脏器的虚损。

人身由阴阳构成,人参也能补人体之阴阳,即可补气,又能补津,适用于气津两伤。

枸杞子色红、肉厚、汁液黏稠,味道甘甜,甘甜补益,液浓滋阴,色红补血,种子呈肾形可以补肾,所以枸杞子滋阴、补血、补肾,是一味难得的补益佳品。

阴阳双补,只需这四味药,送你一个千古补肾名方

人参大补元气,入脾肺心经。与鹿、龟二胶相伍,既可补气生精以助滋阴壮阳之功,又能借补后天脾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

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助鹿角胶与龟板胶滋补肝肾精血。

鹿角胶和龟板胶,一个补阳,一个滋阴,人参补一身之气,枸杞子色红补血,四药合用,阴阳气血并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雄鹿   阴阳   任脉   督脉   精血   补益   枸杞子   鹿角   补气   阳气   滋阴   人参   乌龟   千古   冬季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