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影星因恶疾去世:结肠癌源自息肉恶变,防治息肉需从根本下手


知名影星因恶疾去世:结肠癌源自息肉恶变,防治息肉需从根本下手

前一阵子,“结直肠癌”这个病在网上引起了讨论,原因是一位美国的知名男演员因罹患此病而去世了。我很少看美国电影,对这个男演员也没什么了解,但从网上的反应来看,这应该是一位优秀的演员,四十多岁就离世,确实让人惋惜。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网友开始关注结肠癌这种恶疾,想知道这种癌症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如何防治。

知名影星因恶疾去世:结肠癌源自息肉恶变,防治息肉需从根本下手

大部分结肠癌源于结肠息肉恶变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的结肠癌发病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现代医学对结肠癌的发病机制并没有完全搞明白,只是通过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大多数结肠腺癌源于结肠息肉癌变。

结肠息肉是消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国内有部分医疗单位做过相关统计,显示在其门诊进行内镜检查的患者中,息肉检出率可达8.86%~18.0%。当然,并不是所有肠息肉都会发展为癌症,其中腺瘤性的肠息肉具有较高的恶变潜能,而这种息肉又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以及混合性腺瘤。

有观点认为,腺瘤性的肠息肉发展到结肠癌要经历一系列过程,其中的步骤就是正常结肠黏膜→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绒毛状腺瘤→结肠癌,但这个过程并不绝对,也存在管状腺瘤或混合性腺瘤直接发展至腺癌的可能,这主要决定于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的程度。而可以确定的是,肠息肉要想真正发展到癌症,要经历一个颇为漫长的过程,如果能在其恶变之前就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知名影星因恶疾去世:结肠癌源自息肉恶变,防治息肉需从根本下手

铲除肠息肉要从根源下手

西医治疗肠息肉,并没有显著有效的药物方法,大多都是下刀将息肉一切了之。手术这种方式看似简单有效,其实颇有一些弊端,比如说费用较高,患者要经历比较大的痛苦,但这些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息肉切除后有很高的复发几率。常有患者手术切除半年后复查,发现息肉又冒出来了,有的时候甚至出现了更多息肉,于是又要进行手术,如此反复,对患者的经济、健康与精神都是很大的打击。

知名影星因恶疾去世:结肠癌源自息肉恶变,防治息肉需从根本下手

息肉复发之迅速和频繁,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这种情况该如何治疗?野草之所以总是烧之不尽,是因为生长环境没有改变,息肉也是如此。就中医角度来看,肠息肉的形成主要和脾虚有关。五脏之中,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掌管五谷精微的运化,以及周身水液输布。脾虚则水湿内生,湿聚而成痰,痰湿顺经脉而走,在身体各处聚集,形成不同种类的病灶,如在肠黏膜上聚集,就会形成肠息肉。

知名影星因恶疾去世:结肠癌源自息肉恶变,防治息肉需从根本下手

所以中医治疗肠息肉,主要原则在于健脾燥湿、化痰散结,健脾以改变引发息肉的环境,铲除形成痰湿的根源,化痰散结来缩小息肉本体的体积。比如我调治此病时习惯重用半夏,其功效就在于燥湿化痰、消痞散结,是调治息肉的重要组成之一。改善环境是去本之法,消散息肉是除标之法,只有标本兼治才能使息肉散去后不会再复发。既不用动刀伤身,又能大幅降低息肉复发几率,这正是中医药调治肠息肉的优势所在。#结肠癌# #肠息肉# #中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息肉   绒毛状   燥湿   结肠癌   腺瘤   恶疾   管状   结肠   腺癌   黏膜   影星   几率   癌症   患者   手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