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一旦确诊,约等于宣判死刑!10类人高发

提到「癌中之王」——胰腺癌,每个人都会心底一凉。


这是因为这种癌,恶性程度实在太高了,只要确诊,基本上就等于宣判死刑。


我国著名的消化道肿瘤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王磊教授,最终也是因胰腺癌去世的。


这种病一旦确诊,约等于宣判死刑!10类人高发


王磊教授最开始察觉到身体不适,其实是在2017年下半年,但因为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去看医生。


直到2018年3月单位体检,才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结果此时已经进展到了胰腺癌晚期。


在与胰腺癌抗争15个月后,2019年6月王磊教授的生命终画上了句点。


恶性程度极高

确诊基本等同于宣布死亡


在我国,每年新发的胰腺癌就有9.5万例,死亡人数更是高达8.5万,发病率几乎等同于病死率。


这主要是由于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早期诊断难,一经诊断多已处于中晚期,有手术治疗机会的患者大概只有15%-20%。


数据显示,胰腺癌5年生存率仅为6%,且超过半数患者在确诊后6个月内死亡。


且有相关机构预测,到2030年,胰腺癌将成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这种病一旦确诊,约等于宣判死刑!10类人高发


10类人高发


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与我们平时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遗传基因等多种因素都相关。


1.中老年男性


多数病人在40-50岁以后发病,男性比女性多见。


2.遗传家族史


胰腺癌有家族聚集的特点,如果有胰腺癌家族史发病风险会增加3-13倍。


3.吸烟


吸烟是胰腺癌最明确、最常见、且可控可预防的危险因素。


吸烟人群发生胰腺癌的概率大约是不吸烟人群的2倍。


这种病一旦确诊,约等于宣判死刑!10类人高发


4.嗜酒


大量饮用烈性酒,发生胰腺癌的风险会增高。


胰腺癌在平时喜欢喝高度数白酒者中更多见,约70%的胰腺癌病人有中等量或大量的饮酒史,平均「酒龄」在10年以上。


5.高脂、高蛋白饮食


这种「富贵饮食」,容易导致胰腺癌。


其中,大量红肉以及肉制品的摄入尤其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生风险。


6.肥胖人群


肥胖人群胰腺癌发生风险大约是普通人群的2倍,且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越大,发病危险越高。


这种病一旦确诊,约等于宣判死刑!10类人高发


7.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发生胰腺癌的概率约为普通人群的1.5-2倍,有10年以上糖尿病史的患者发生胰腺癌的风险会增加50%。


另外,无家族遗传史的、新近、突发糖尿病患者,或既往确诊糖尿病,短期出现血糖波动且难以控制者,都需高度警惕胰腺癌发生可能。


8.慢性胰腺炎


胰腺炎既是胰腺癌发生的风险因素,又是胰腺癌的早期筛查指标。


尤其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尤其需要格外留心。


9.其他疾病


如果本身患有幽门螺杆菌(HP)阳性、口腔牙周炎、P-J 综合征、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20年以上人群,发生胰腺癌风险也会增高。


10.特殊职业


常暴露于氯化物、甲醛、杀虫剂以及有机氯等致癌物质中的职业,可导致胰腺癌发生风险增加。


这种病一旦确诊,约等于宣判死刑!10类人高发


出现这些症状

需要高度警惕


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也没有自身的特点,很容易与胃肠、肝胆等疾病相混淆。


1.首发症状


首发症状多为黄疸和上腹痛,疼痛可向肩背部或腰部放射。


其次还可出现消瘦、腰背痛、疲乏、腹胀、腹泻、发热等不适。


2.不同部位、症状不同


另外,胰腺癌的首发症状,也会因肿瘤的发生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1)胰头癌


黄疸更多见,逐渐加重;伴皮肤瘙痒,大便呈白陶土色。


同时可有食欲不振、乏力、恶心、肝大及转氨酶指标升高,所以常被误诊为病毒性肝炎


这种病一旦确诊,约等于宣判死刑!10类人高发


(2)胰体癌


腹痛更明显,晚上更重,长期存在。


(3)全胰癌


常表现为腹痛、消瘦、腹部包块、发热等症状。


王磊教授刚出现症状时,仅仅是觉得常常腰痛,感冒也不容易好,所以就没在意。


结果第二年体检,就已经进展到晚期伴肝转移。


连肿瘤学专家都能没引起警惕,可见胰腺癌的早期症状,是多么容易被忽视。


请治疗手段有限

积极预防是关键


手术是目前治疗胰腺癌最有效的方法,但有手术机会的患者并不多,大概只有15%-20%。


更多的患者采用的是化疗、放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所以,想要远离胰腺癌,还是得从预防源头抓起。


1.避免危险因素


(1)戒烟、控酒;


(2)提倡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饮食;


(3)多吃禽类、鱼虾类食物,多吃一些「十」字花科蔬菜,如青菜、白菜、萝卜、西兰花等。


(4)还要多进行户外有氧活动;积极减肥、控制体重。


2.积极筛查


肿瘤的早期诊断取决于普查,尤其是对高危人群的普查。


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是CA199、结合腹部超声、CT、MRI影像学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年筛查1次。


而且好的心情也很重要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胰腺炎   黄疸   晚期   死刑   肿瘤   症状   体重   患者   胰腺癌   人群   程度   教授   因素   家族   风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