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中医养生热潮,让大家学到了很多调养身体的方法,比如,多吃红枣能让我们面色红润、延缓衰老,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红枣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和胃的功效。


调养好脾胃,不但能令我们容颜焕发,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脾」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脾」为何如此重要?


中医常说“脾为后天之本”,意思是人出生后,主要靠脾供给营养。脾是如何供给营养呢?


实际上,人们吃下去的食物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消化吸收,并分成了两大部分--营养和残渣。


在中医学中,营养被称为“水谷精微”,残渣则被称为“糟粕”而传输这些水谷精微物质的任务就交给了「脾」这个脏腑,可以说脾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营养搬运工」。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脾作为“搬运工”,只有把水谷精微运送到心肺,心肺才能加工生化出气血。


如果脾的搬运能力很强,人体的脏腑,经络,皮毛都会得到气血的充分濡养。


如果我们脾虚了,脾的运输能力减弱,气血生成也相应地减少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当不足充养「大脑」:会造成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等症状;


当不能滋养头「面部」:会出现面色萎黄、甚至脱发、落发等症状;


当无法供养「肌肉」:则会导致形体消瘦、肢体乏力等症状;


正因为「脾虚」容易造成诸多疾病,所以中医总结出:脾胃不足,百病由生。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我们的脾虚了,会怎么样?


其实,“脾虚”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可能坐在你对面两个人都是脾虚,但症状和治法相差十万八千里。


想要把脾养好,首先得把自己的证候理清,可对号入座,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脾方法。


01 | 脾气虚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脾气虚,是大家多少都会有的症状,比较普遍,症状也比较轻微,但经常被大家忽视。



脾气虚严重时,会出现中气下陷,有头晕,内脏下垂等表现,更会影响到人体的统血功能。



如果你判断自己是脾气虚,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补气食品,比如小米、籼米、山药等,以及人参、黄芪、西洋参等药材,它们有很好的健脾益气作用。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做药膳,比如人参大枣粥、山药桂圆粥、银耳山楂羹等。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02 | 脾阳虚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脾气虚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脾胃虚寒。在中医里,“阳”代表温暖,阳虚了,人就会感到寒冷。




脾阳虚的人,适合吃一些性质温热、温暖脾阳的食物, 比如籼米、羊肉、鸡肉等。


如果是阳虚泄泻,更适合吃既温补又止泻的食物, 比如河虾、干姜、花椒等;以及具有收涩止泻的食物,如石榴、莲子、芡实等。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03 | 中气下陷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脾主升清,是指脾气上升,并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然后营养全身,所以说:“脾宜升则健”。


脾不升清,水谷精微与糟粕浊物就会混杂,会导致完谷不化飧泄的症状。如《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我们在治疗时应该补脾益气升阳,常用的中药有黄芪、甘草、人参、党参、当归等。


也可选择补中益气丸,这是一种非常“提气”的方剂,对中气不足的患者有帮助。


推荐两个食疗方:黄芪党参杞子炖乳鸽、淮山巴戟炖猪大肠,他们都可以很好地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这症状,想想都可怕!所以说疾病要防于未然,不要等到恶化了才想起治疗!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04 | 脾不统血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金匮要略》中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摄来实现的。


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则气的固摄血液功能能正常发挥,血液不会逸出脉外而发生出血。




脾不统血以补气摄血为法,服用人参归脾丸有很好的疗效,特别对月经过多的女性。


由于这个症状比较严重,所以通常是需要药物治疗,可以配合薏仁莲子粥、山楂薏仁粥、山药薏仁粥等进行食疗。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为何脾虚的人湿气重?


中医理念中湿有内外之分。「外湿」是由于气候环境潮湿所引起的,多发于夏季。而「内湿」多是体内疾病变化而引起的。


前文提到脾主运化,脾的运化既可运化谷物也可运化水液。如果脾出了问题,那么水液运化就出现失衡,所以脾虚常常或导致内湿。


简单来讲体内有湿是因为脾虚,病机在脾,故要补气健脾,佐以燥湿。但此时不应一味进补,会出现「虚不受补」的现象。



总之,脾脏恶湿喜燥,无论是外因还是内因,都要以此为治法原则。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脾虚的人如何「补脾」


一旦出现“脾虚”,人体的多个系统都会出问题,其中包括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甚至生殖系统,以及身体的运动机能。


要想脾胃好,三分靠治,七分靠养。


01 | 健脾祛湿食疗方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饮食对脾胃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所以食补是养脾最好的方式。日常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健脾祛湿食疗方:


四君子汤


用量:人参、白术、茯苓各9g,甘草6g。

做法:水煎服

功效:具有补气,益气健脾之功效。

特别注意:四君子汤方剂宜空腹饭前服用,不宜饭后服用,以利于药物的吸收。


四神汤


食材:淮山4块,莲子14颗,薏米30克,芡实30克,茯苓20克,猪骨700克,盐少许。

做法:

1. 猪骨洗净,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入沸水中烫出血水后捞出备用;

2. 薏米和芡实提前浸泡1小时;将猪骨、薏米、莲子、芡实、淮山和茯苓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煮60分钟;

3. 关火前加入盐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厚实肠胃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脾虚证的宜忌食物


宜食食物: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


如粳米、籼米、锅巴(焦锅)、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牛肉、鸡肉、兔肉、牛肚、猪肚、桂鱼、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忌食食物:


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


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苋菜、茭白、莴笋、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等;


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


如鸭肉、猪肉、甲鱼肉、牡蛎肉、牛奶、芝麻等;


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


如荞麦、山楂、萝卜、香菜等。


要养好脾胃,切记不宜暴饮暴食,不宜三餐不规律,忌口生冷冰凉食物,饮食七八分饱,肥腻油腥有所节制,给胃肠留有空间,这些都是养脾胃的关键。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02 | 按揉脐部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一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每次约5分钟,每日1~2次。


此法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多用于消化不良、胃寒、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的患者。


也可将两手分别紧贴肚脐两侧,上下来回擦动,发热为止,每日2~5次。特别是胃胀、腹痛的病人可选用。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03 | 按揉足三里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足三里是我们常用的一个健脾要穴,位于我们外膝眼下三寸,即四指宽度,胫骨外一横指处。


摸足三里发现凹陷时,通常提示有脾气虚问题,常伴有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泻便秘等症状。


用艾灸足三里来调理脾虚效果是最好的,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也可每日按揉50~100次。


春季宜「养脾祛湿」这些表现,是身体在向你敲警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籼米   芡实   薏米   都会   精微   补气   茯苓   黄芪   脾胃   山药   气血   人参   症状   春季   脾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