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调养生谈》腊八节的传说与喝粥养生

《疏调养生谈》腊八节的传说与喝粥养生


农历腊月初八,是腊八节。今年的“腊八”恰逢“大寒”,且“大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民谚有“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的说法。所以今年“大寒”和“腊八”凑在一块儿,是“真冷”。


腊八节有什么的传说和传统呢?


《疏调养生谈》腊八节的传说与喝粥养生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据传,始于上古神农炎帝神农氏,炎帝创造了中国的农耕文化,尝百草著《神农本草经》,让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世代血脉相传。


在佛教,这天又称为“成道节”。据传,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前,静坐深山,绝欲苦修六载。有一天释迦牟尼到尼连禅河沐浴后,饿昏倒地,遇一牧羊女施粥相救,释迦牟尼恢复体力后,继续在菩提树下苦思静修,终在十二月初八觉悟正法、得道成佛。佛家于是将此日定为“佛成道日”,并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法会纪念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有习俗,腊八节也一样。腊八节的民间习俗就有祭祀神灵祭祀祖先喝腊八粥等。


《疏调养生谈》腊八节的传说与喝粥养生


祭祀神灵,祭的是天地神灵,实际上是敬天。敬天是对天的敬畏,其实质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大自然法则的遵循,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祭祀祖先,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观点。


腊八节最为人们熟悉也最普遍的习俗便是喝腊八粥。腊八粥一般由糯米、大米、黑米、红豆、黑豆、花生、小米、板栗、葡萄干、桂圆、莲子、红糖等食材熬制。在“小寒大寒,冻成冰团”的日子里,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不仅可以驱寒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还能预防寒邪外感调理肠胃,堪称延年益寿、保健养生的佳品。正体现了中华文化天人相应的观点。


《疏调养生谈》腊八节的传说与喝粥养生


为什么要喝腊八粥呢?因为冬季天气寒冷寒邪易伤人体阳气而致气血郁滞。喝粥养生在我国又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在腊八这天喝助阳御寒的粥就顺其自然了。


我们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两款御寒养生粥


羊肉粥

原料:瘦羊肉250克,萝卜1个,大米150克

做法:瘦羊肉250克洗净与萝卜1个同炖,去膻味,取出萝卜,放入大米150克熬煮成粥加入盐、葱、姜等调味品调味

适用人群:此粥具有益气补虚、温中祛寒的作用,适合阳虚、血虚体质者食用。


《疏调养生谈》腊八节的传说与喝粥养生

羊肉粥


栗子粥

原料:板栗15个,小米200克

做法:板栗剥壳和下米熬煮成粥

适用人群:此粥具有养胃健脾、壮腰补肾之功,适合肾虚畏寒、腰膝无力者食用。


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慎用。

2.阴虚质、湿热质的人群不宜服用。


《疏调养生谈》腊八节的传说与喝粥养生

栗子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炎帝   释迦牟尼   大寒   传统节日   神农   天人   神灵   小米   祭祀   习俗   羊肉   中国   大米   萝卜   板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