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调养生谈》疏调情志话养生(上)

《疏调养生谈》疏调情志话养生(上)

“健康乃一种身体上、心理上与社会上的完满和谐状态,而不仅是无病之现象而已。”——世界卫生组织(WHO)


情志养生作为重要的养生方法之一在现代养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大,由神志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不仅需要维护机体生理上的健康状态,还需要注重在情志心理方面养生。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指明:“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以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又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灵枢·本脏》则提出:“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东晋养生学家葛洪认为:“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差,伤也,汲汲所欲,伤也,久谈言笑,伤也,……欢笑哭泣,伤也”(任何一种情绪的过度,都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可见咱们古代先贤从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已经发现精神调养对人体健康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疏调养生谈》疏调情志话养生(上)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了“七情”的中医学理念:“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并将其作为三大致病因素之一。人是天地之气交感的产物,人体生命活动突出地表现于气机的升降出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余知百病之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突”。气机运行有序则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脏腑之间的功能紊乱不相协调,则百病由生。导致情志异常的原因包括社会、自然、机体及心理这四方面的因素,情志致病的机制在于机体脏腑气机的紊乱,而其调理的关键就在于疏调人体之气机。虽然现在咱们的医学模式已经由机械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模式,这虽然标致着人类健康观念和医学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治疗时都会考虑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但对于患者平日里的精神情志的疏调却往往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引导。


现在就请大家跟随小师弟我一起来深入了解下,情志是如何影响我们身体的。


中医讲情志过度的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失调。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适当情绪反应有助于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是机体在社会生活中保持心身健康必不可少的内容,如若七情过度或刺激过大或持续过长则能引起情志内伤而致病,而七情中最长出现并对机体影响较大的情志是怒、思、和忧。不论生活或工作,若有顺心,怒气随起,尤其是肝气盛者,更易生怒,而就养生而言最忌讳的就是怒它致病力最强,对人的危害最大。


《疏调养生谈》疏调情志话养生(上)


接下来我列举几个情志不畅产生病理变化的情况。


★情志因素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的发病多因七情内伤,加之其他外因等,导致体内阴阳失衡,升降失常,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功能紊乱,进而出现热、毒、瘀、虚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多方位影响人体健康。


★情志因素与妇科诸病:女子孕、产、乳都以血为用,肝又主藏血,主疏泄,而女子以肝为先天,加之女性属阴,阴性凝结,容易产生怫郁,所以女性郁怒的发生多余男性,情志因素可以导致月经不调、崩漏等诸多妇科疾病。


★情志因素与精神疾病:人的情志因素与精神疾病有着密切的关联,七情之变化是人体对外界的客观反映,但其过于强烈或持久作用,则易成为致病因素,是机体内伤的重要病因。正如《黄帝内经》所言那样,狂病在开始显露时,病人先是独自伤悲,健忘,易发怒,常生恐惧,这是由于忧愁和饥饿所致。


★情志因素与肿瘤疾病:肿瘤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有关,肿瘤患者的存活时间也与其情感状态有着密切关系。


关系如下:紧张、压抑刺激→心理矛盾→皮质类固醇激素增加→各系统处于应激状态→各系统过度消耗→免疫监视作用减弱→免疫力下降→肿瘤发生。


除此而外还有许多慢性疾病也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个小辈九九六压力山大、长辈空巢孤独终老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引导“七情”保持平衡,疏调我们的情志呢。小师弟将在下一期为大家作出详细的解答,敬请关注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黄帝内经   都会   心身   脏腑   内伤   机体   肿瘤   因素   人体   状态   作用   疾病   精神   心理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