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英姿飒爽或亭亭玉立,正确的站姿不可少

仔细观察,在我们周围,相当一部分人站着没有个“站相”,比如有的人站立的时候总喜欢不停地抖动一条腿,或者频繁地换脚支撑;有的人站立时成了“软骨头”,左右歪斜,东依西靠,一肩低一肩高;还有的人平时窝胸弓背,垂头塌肩,下巴前突,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要想英姿飒爽或亭亭玉立,正确的站姿不可少


可能有的朋友就问了:“这些现象很平常啊,难道对脊椎也有影响?”


的确,不良站姿一旦形成习惯,势必会让脊椎很受伤。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脊椎是人体的中轴,在这条中轴上,有四个维持脊椎稳定性的曲度: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骶骨后凸。


在正常的直立或者运动的状态下,脊椎必然承受四面八方各种力量的干扰,因此要想维持脊椎曲线的稳定,就必须依靠两方面:一是靠脊椎自身的软组织、韧带来缓冲各种外力;二是靠脊椎周围肌群的收缩来维持稳固。如果站立姿势不良,比如像上面所说的垂头、垂肩、下巴前突以及站立时左右依靠,都可能使脊椎不正,造成脊椎软组织以及肌肉的疲劳和损害,从而引起一系列疾病。


要想英姿飒爽或亭亭玉立,正确的站姿不可少


那么正确的站姿应该是怎样的呢?很简单,两眼平视,下巴稍微内收,胸部挺起,腰背平直,小腿微微收紧,两腿直立,两足距离与双肩宽度相等。这种站姿可以使整个骨盆稍稍前倾,全身的重量均匀地通过脊椎、骨盆传到两条腿和脚上,真正做到“脚踏实地”地站立。此时,人体的重心正好位于腰椎及椎间盘的后部,能有效避免椎间盘突出。


当然,如果你是长时间站立,那么一直保持这个姿势是不能耐久的,同时对健康也不利。因为一般来说,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站立的人都有静脉曲张、腰肌劳损、鸡眼、脚气等“职业病”。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我们不妨把“站立”改为“稍息”,就是把身体的力量集中在一条腿上,另一条腿倾斜着。不过要注意,“稍息”站立不能过久,除了换脚之外,还要适当进行一些原地活动,特别是腰背部的活动,可以消除腰背肌肉的疲劳。因为当你立正的时候,是两条腿在共同支撑着身体,两腿所受的压力被分成了两半,但是当你处于稍息站立姿势的时候,只有一条腿支撑身体,这样压力就大了一倍,所以此时如果不及时换脚和原地活动,就很容易引起身体骨骼的变形。


说到这,我不禁想起了乘坐公交车的经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天下午一下班去挤公交的时候,大家都想找个座位坐下来,因为上了一天的班,本来就已经很累很辛苦了,若是再在公交上站着回家,似乎更是累上加累。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有调查发现:搭公交车其实是一个很难得的对腰背脊进行锻炼的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你站在行驶的公交车上时,随着车的正常行驶、停车、刹车、变向和拐弯,身体需要一种力来保持平衡。为了做到这一点,身体会随着公交车的动作而变换不同的角度,从而在运动状态中做出伸、拉、顶等动作。这个时候你就会感觉到腰部充分伸展,甚至有时还会听到自己的脊椎小关节“咔咔”的复位声,这其实对脊椎系统的对称平衡是一个很好的动态调整强化训练。


所以,我劝告大家:以后乘坐公交的时候,要尽量站,而不是坐。不过要注意:公交车上的站姿与我们平时的站姿是不一样的,是在站立时紧紧拉住扶手,手臂尽量伸直,面向车窗,并且脚尖要始终着地,脚跟提起,这样才不会在急刹车时挫伤脊椎和震荡脑部。只要你遵守这个要求去站立,往往站一两个小时都不会感觉太疲惫,反而会意外地感到很轻松,甚至上班的疲劳辛苦也得到大大的缓解。


看到这里,细心的朋友可能会问:“既然站姿对脊椎这么重要,那么除了社交和乘坐公交时的正确站姿,还有没有什么既标准又能养生的站姿呢?”有的,确切地说是一种锻炼方式,方法如下:


要想英姿飒爽或亭亭玉立,正确的站姿不可少


背墙站立,两腿距离墙壁30厘米,然后身体往后靠住墙,使臀部、背部、头部都紧贴墙面,接着两腿再慢慢缩回来,靠墙站满,站满之后往前一步。


这就是标准的养生站姿。如果这个站姿让你觉得很轻松,那么很好,说明你的脊椎状况还不错;相反,如果你在这样站着的时候,慢慢感觉哪一边不太舒服,就说明哪个地方出问题了。


可是这个养生站姿站多长时间最合适呢?这个没有一定的标准,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上班族最好能够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学习这种“最正确、压力最小的姿势”,让脊椎充分地减压休息,时间在15~30分钟。


总之,好的站姿不仅能够让人看起来英姿飒爽或者亭亭玉立,而且还可以让身体的各个关节受力比较均匀,不会让某些特定的关节承担太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抬头挺胸的站姿也可以舒展人的胸腔,呼吸也会顺畅,身体得到足够的氧气,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所以坚持养成良好的站姿,不仅是为了体态上的美观,也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正确   骨盆   软组织   英姿飒爽   腰椎   亭亭玉立   脊椎   下巴   关节   均匀   公交车   疲劳   姿势   身体   压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