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补水,减少血压升高的危险

众所周知,水是构成人体最主要的成分之一,也是维持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物质。对高血压患者而言,合理地补充水分同样至关重要,因为一旦缺少水分,会导致机体血液浓缩、黏稠度增高,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停滞,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大大增加。另外,饮水量不够,还容易导致便秘,增加血压升高的危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平时必须摄入足够的水分。


需要说明的是,饮水也要科学合理,这样对血压的稳定才能产生积极作用。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正确饮水呢?


合理补水,减少血压升高的危险


早上饮水很重要


上午9~10点被认为是高血压患者发病的高峰期,因为人夜间饮水都较少,但新陈代谢并未停止,水分仍在通过各种渠道流失,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对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易因此引发血压升高或脑血栓。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早上起床后,最好喝一杯水,晨练后再适当喝些水,这样能够降低血液的黏稠度,预防发生脑血栓等疾病。


合理补水,减少血压升高的危险


饮水要少量多次


有的人每天喝水的次数很少,都集中起来喝,比如一次喝大量水,然后一上午或者一下午很少再喝水。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可能会引起血压的一过性突然增高,对高血压患者稳定血压不利。


合理的饮水方式应该是少量多次,每次喝200毫升左右,每天至少6次,每天的饮水量在1200~1800毫升,这样才比较科学合理。


合理补水,减少血压升高的危险


饮硬水比软水要好


硬水是硬度为16~30度的水,如深岩泉水、深井水,软水是硬度低于8度的水,如小溪、池塘的水等。硬水中所含的钙、镁离子比软水丰富,有助于缓解动脉痉挛,避免血压升高,预防冠心病。


合理补水,减少血压升高的危险


如何判断饮水多少


可以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来简单判断饮水的多少。正常人的尿液呈浅黄色,如果尿液颜色偏深,说明需要多补充一些水分,反之,可能饮水有点多。


当然,尿液颜色跟服药、疾病、饮食等也有关系,高血压患者要正确估量,做到合理饮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血压   硬水   黏稠   脑血栓   软水   尿液   硬度   水分   饮水   高血压患者   血液   上午   危险   颜色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