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不只是着凉,痢疾高峰期到了,该如何区分腹泻和痢疾?

一、痢疾是什么?

痢疾,一般都是指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一种由志贺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细菌或细菌产生的毒素作用于肠黏膜,致使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甚至坏死,严重影响肠道功能的正常运作。

菌痢和许多传染病一样,都有潜伏期,一般来说潜伏期都在1~3天,但是情况特殊的也能够在数小时内发作,潜伏期最长可达7天。

它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腹泻、拉肚子,也正由于腹泻不是典型性症状,而是胃肠科极其常见的症状,所以菌痢发生早期常常被人误会是着凉、吃坏东西等原因导致,也有不少人因此耽误了治疗时间。

除腹泻之外,菌痢还有一些其它表现:腹痛、黏液脓血样便,还有里急后重(有排便冲动,但是真正到了厕所又总是排不出去、排不干净),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发热、呕吐、乏力、全身毒血的症状,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并发休克、脑病。

菌痢曾有爆发流行的历史,因此,对待这类可能大范围传播,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疾病,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腹泻不只是着凉,痢疾高峰期到了,该如何区分腹泻和痢疾?

二、菌痢通过什么传播?

菌痢的发病率一般从5月开始呈上升趋势,然后在7~9月达到高峰,之后发病率又会逐渐下降,眼下我们正处于菌痢的发病高峰期,不得不打起精神,提高警惕。

菌痢是肠道的传染病之一,多是通过粪-口传播,意思就是:病毒会随着患者排便而排出体外,并且跟随着粪便一起进入自然环境,继而污染水源、食物,或者是衣物、玩具等,健康人如果接触了被感染的东西,病毒就会通过手、口途径进入人体,最终引起消化道病变,达到传染的目的。

由此可见,菌痢的发病大多和误食被污染的食物、水有关,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必须严格把控食物来源,以免误食被污染的食物。

此外,常常在外就餐,或食用海产品、生冷食品的人更要提高警惕,尤其是儿童和老人这类免疫力、抵抗力都较弱的人群,因为身体素质差,比起经常在外用餐的青壮年来说,老人和儿童的发病率更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菌痢这类肠道传染病的发生率有明显下降,但在从事农、林生产的地区,或从事农业的职业群体中,发病率仍然较高。

腹泻不只是着凉,痢疾高峰期到了,该如何区分腹泻和痢疾?

三、腹泻和痢疾有何区别?

由于腹泻和痢疾都会导致患者拉肚子,所以不止是患者或老百姓,专业医生也有误诊的可能。

一句话概括二者的区别就是:腹泻>痢疾,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腹泻,而痢疾只是造成腹泻的原因之一。

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受寒、食物中毒、大肠杆菌感染等等,急性腹泻起病急、病程短,多是细菌感染或食物中毒导致的;慢性腹泻起病慢、病程长,多是消化功能障碍、慢性感染、或者肠道肿瘤的原因。

而且腹泻主要就是指患者的排便次数增多,可能引起肛门不适,如果是恶性疾病引起的腹泻,也会粘液、脓血便的症状,但绝大多数腹泻都可以自行缓解,或者在服药后缓解,且不会有传染倾向,患者不需要进行隔离。

痢疾则是肠道传染性疾病,比腹泻严重,不止会造成患者拉肚子,还会使患者腹痛、粪便带粘液脓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中毒等症状,情况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脱水、休克,病情不会自愈,只会加重。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菌痢具有传染性,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痢疾爆发,变成流行病。

腹泻不只是着凉,痢疾高峰期到了,该如何区分腹泻和痢疾?

最后,尽管粪便脓血被作为菌痢的典型特征,但在暴发流行期间,也有过仅仅只是腹泻,而粪便内没有脓血的病例,这类容易被误诊、忽视的病例是潜在风险最大的患者,常常成为痢疾的传播者。

因此,不能单纯地认为粪便有脓血就是菌痢,没有就不是,出现类似症状的所有患者都应自觉接受大便检查,以免误诊、漏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痢疾   脓血   情况严重   潜伏期   病程   粘液   黏膜   粪便   肠道   发病率   传染病   细菌   高峰期   症状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