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也爱吃米饭,为什么糖尿病发病率低?与这3种习惯密切相关

当体内的代谢机制失常后,胰脏分泌胰岛素的数量会开始减少,就会让分解葡萄糖的能力就会有所下降,造成血糖上升。而糖尿病的发病诱因往往与饮食有关系,其中,碳水化合物中含有大量淀粉,而淀粉在机体内消化时可转化为葡萄糖,影响血糖水平。

日本人也爱吃米饭,为什么糖尿病发病率低?与这3种习惯密切相关


我国的主食以大米为主,大米属于碳水化合物的一种,易让血糖上升,所以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较高,但是邻国日本也是以大米作为主食的国家,可糖尿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却都很低,这可能与以下3种习惯密切相关:

●第1种:吃米饭时细嚼慢咽

日本人常食用的大米为“秋田31号”,该品种口感细腻且富含营养,其中的胶质黏性、软硬适中,淀粉含量相比我国食用的精制大米来说要低,升糖指数也会更低一些,患上糖尿病的机率也会更小一些。

另外,日本人在食用米饭时细嚼慢咽,在把米饭充分咀嚼后才咽下,这么做饱腹感会来得更快。延长进食的时间能够让肠胃进行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减轻肝脏的代谢负担,从而降低患上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的机率。

●第2种:食用凉米饭

我国烹饪大米的流程为:洗干净后直接泡水蒸煮,比较简单快捷,而日本人在烹饪米饭时将其煮到半熟后放掉残留在米饭中的水分,才继续烹饪至蒸熟后放凉食用。

日本人也爱吃米饭,为什么糖尿病发病率低?与这3种习惯密切相关


放凉后的大米可形成抗吸收淀粉,不易被人体吸收,在肠胃进行吸收时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因此,可提高葡萄糖的分解率,因此食用后血糖上升的速度会变慢,同时因为消耗的时间长,避免了血糖快速波动。

米饭的升糖值与淀粉糊化的程度有关系,糊化率高则糖分吸收率高,升糖指数也就越高。我国因为烹饪米饭的方式使用一键煮熟,水分与大米中的糖分相互结合膨胀,导致糊化程度变高,且会趁热食用米饭,在吃完后血糖值会直线上升,导致血糖波动。

另外,日本的饮食结构较为丰富,一个小小的寿司上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不仅热量低,同时也更容易饱腹。寿司中的含有的紫菜富含大量矿物质,其中含有丰富的丙基酸、甘氨酸等多种人体所需氨基酸,可促进机体细胞合成发育,同时还有利于清除血液中的沉积的垃圾毒素,让血液得到净化。

日本人也爱吃米饭,为什么糖尿病发病率低?与这3种习惯密切相关


日本属于临海国,因此海产品较为丰富,在寿司中可吃到多种深海鱼,尤其是三文鱼,三文鱼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较丰富,多食用能够平衡血液中的钾和钠,帮助消除水肿,同时让机体获得免疫力和抵抗力,减缓细胞衰老的速度

三文鱼中还含有大量的铜,该元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可作用于血液、神经、肌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另外,三文鱼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血液循环,清除血液中的血脂,减少脂类物质损伤血管、降低动脉硬化的机率。三文鱼中含有DHA,可保护大脑神经调节功能,让机体激素调节功能得以正常运转,让胰岛素调节功能正常化。

●第3种:选择小分量食用米饭

我国习惯使用圆盘、方盘等大容量的菜盘,加上饮食口味偏重,能够刺激味蕾让人食欲大增,再配上热腾腾的米饭,一不小心就吃多了。而日本人的餐具比较小,每餐的饮食摄入量也比较少,与我国相比,在总体热量与总体糖量的摄入上都比我国的低,因此患上糖尿病的机率也会更小一些。

日本人也爱吃米饭,为什么糖尿病发病率低?与这3种习惯密切相关

其实,小分量的进食方法是我国唐代较为盛行的一种健康饮食法,东渡到日本后被日本人保留下来,但如今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鱼大肉的分量多于蔬果,增加了代谢器官的工作负荷。小份量进食能够控制摄入量,平衡碳水、脂肪、蛋白质的摄入,更加有益于身体健康。

★哪些谷物可以辅助降血糖?

●燕麦

燕麦中富含大量维生素B族不饱和脂肪酸,可帮助消化多余葡萄糖和降低胆固醇。燕麦是一种低糖食物,因此食用更易消化且餐后血糖不会快速上升,让餐后血糖更平稳。燕麦可将其代替早餐,也可在饥饿时食用,但是一次不宜食用过多,不然容易造成肠胃痉挛或腹胀。

●绿豆

绿豆中富含多种纤维素,可帮助清除血液中的垃圾毒素,并且具有利尿排湿,消除水肿的功效,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或者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减轻代谢负担。但是脾胃虚寒的肾病患者不宜食用,避免引发腹泻。

●麦麸

小麦磨成粉面后筛下的表皮就是麦麸,该物质中富含大量膳食纤维,可让肠胃在吸收代谢糖分的时间延长,让血糖波动的机率降低。麦麸中的铬元素能够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尤其适合餐后血糖易产生波动的糖尿病患者食用。

日本人也爱吃米饭,为什么糖尿病发病率低?与这3种习惯密切相关

●玉米

玉米中富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血液中的脂类物质生成,且玉米胚芽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E, 可起到润滑血管的作用,降低血管硬化的发生率。另外,玉米中的异麦芽低聚糖可以为肠道中的益生菌提供养分,让益生菌发酵繁殖,调节肠胃微生态,让代谢机制得到更好的运转,减小血糖波动的机率。常食用玉米,可预防多种心脑血管类疾病。

●青稞

青稞中富含大量的β-葡聚糖,该物质能够降低肠粘膜与高胆固醇、高糖分食物发生结合作用,可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青稞中还含有胆固醇抑制因子,可减轻肝脏代谢负担,促进肠胃消化。

日本人也爱吃米饭,为什么糖尿病发病率低?与这3种习惯密切相关

我国与日本虽然都是以米饭为主食的国家,但是其烹饪与食用米饭的方式不同,导致摄入的糖分也不同,因此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不同。虽然米饭是一种高热量且升糖率较高的食物,但是可以改变其饮食习惯,如交叉食用可降低维稳血糖的谷物类食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糖尿病对身体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日本人   米饭   不饱和   糖尿病   麦麸   糖分   发病率   日本   血糖   机率   机体   肠胃   淀粉   大米   血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